合成6-8个系列的四卤合金属酸烷铵类配合物,培养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键合方式和配位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用微量热法研究配位过程的热动力学性质。用溶解-反应量热法和燃烧量热法研究配合物的水合热、无限稀释溶解焓、晶格能、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等参数。用绝热量热法和热分析方法研究配合物的低温热容、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等基础热力学性质,并确定相变温度、相变焓、相变熵等热力学参数。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并结合各种光谱方法对相变前后结构转变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统计热力学等理论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数学模拟和数据拟合等方法,将晶体结构参数与热力学性质相关联,从理论上研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揭示此类相变储能材料发生固-固相转变的物质基础和化学键本质,阐明其结构转变与储能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新一代高效、无毒、节能、环保和实用的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合成了8 个系列的四卤合金属酸烷铵类配合物(n-CnH2n+1NH3)2MX4 (其中 n = 8-18, M = Mn, Cu, Zn, Co ...; X = Cl, Br),培养出33个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键合方式和配位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用溶解-反应量热法和燃烧量热法研究配合物的水合热、无限稀释溶解焓、晶格能、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等参数。用绝热量热法和热分析方法研究配合物的低温热容、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等基础热力学性质,并确定相变温度、相变焓、相变熵等热力学参数。发现这类配合物在300~370 K温区内有1~3个固-固相变峰, 经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这些相变峰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重现性, 相变温度适中, 相变焓也很大.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并结合各种光谱方法对相变前后结构转变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统计热力学等理论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数学模拟和数据拟合等方法,将晶体结构参数与热力学性质相关联,从理论上研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揭示此类相变储能材料发生固-固相转变的物质基础和化学键本质,阐明其结构转变与储能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新一代高效、无毒、节能、环保和实用的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实验和理论研究发现, 这类材料具有作为固-固相变储能材料使用的巨大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在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的有效储存和利用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正烷铵盐二元体系相变行为精准构筑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热力学研究
固-固相变低温储能材料的热力学研究
贮热材料四卤合金属酸(Ⅱ)二烷基铵二元亚固相相图的研究
新型多孔碳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构与热性能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