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俄两国科学家在各自境内积累的大量的大地电磁测探资料,采用同一精度筛选资料,用共同认可的准三维薄层方法建立了欧亚大陆东北部地壳上地幔电导率分布模型,推断出天山造山带上地壳、中地壳、及下地壳和上地幔电导率分别为3000Ωm,40Ωm,1200Ωm-1500Ωm。同时对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之间的电磁场耦合效应进行了大量计算,得到周期大于300秒时,天山地区的电性结构总体呈三维分布推断。通过大量高温度实验,统计得到多种岩石、矿物标本电导率畸变的临界温度,和因矿物脱水与岩石部分熔融对电导率异常增大的量化程度(3个数量级),为深入研究壳幔高导层分布成因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地壳岩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地球动力学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地球动力学
特提斯造山带地壳-上地幔顶部地震波Q值模型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