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合成系列多齿膦配体,控制配体上配位原子的种类、数目、位置以及配体的变形性。将此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或含有钼(钨)/硫/铜(银)簇核的含簇预制件进行配位组装,测定获得产物的结构,测试部分产物的荧光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等性能。系统地研究其配位组装规律,考察配位原子的数目和位置等因素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从而从合成方面对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调控。
本项目在执行期间,严格按照计划书开展工作。设计合成了二种四膦配体、二种膦-氮混合配体和一种P-S混合配体。以这些配体与Cu(I),Ag(I)等盐类以及含[Cp*Mo2S4Cu2]2+簇前驱体进行组装,先后得到了二十余种具有新颖结构的配位化合物。研究发现当使用的含膦配体的刚性,P原子数目以及辅助配位原子不同时,对所得产物的结构有重要影响。其中,部分化合物体现出了独特的荧光性能。 [Cp*Mo2S4Cu2]2+簇与多膦配体形成的簇合物具有较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活性,其设计与合成被Dalton Transactions的编辑Halen Lunn选为热点论文:A step closer to rational design and assembly《走向更接近于合理设计和组装的一步》。在本项目的支持下,共发表SCI研究论文10篇,其中IF > 3的论文4篇。获国家专利授权3项。项目主持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次(口头报告一次),国内学术会议口头报告2次;主要参与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较好完成了项目任务书的要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超分子手性的非心对称配体配位聚集体的设计组装、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
金属有机多齿配体配位化学的研究
含有冠醚结构的手性单齿膦配体的合成、组装及其超分子催化研究
石墨表面多齿配体与锌、钴离子原位配位过程的STM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