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尼龙11为基体,聚苯胺为导电剂,浓硫酸为溶剂,水为凝固浴,采用湿法技术路线研制成功了导电纤维。这一创造性成果在国内外未见报道。项目研究了聚苯胺的合成和表征,纺丝溶液的制备及纺丝工艺,研究了聚苯胺含量、凝固浴浓度、拉伸倍数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成形的影响,从而导致初生纤维结构的差异,纤维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含量以8-12%为佳,凝固浴浓度适当偏低对纤维成形比较有利。增加拉伸倍数,有利于大分子的取向,不仅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也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导电性能。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纤维的导电率可稳定在10(-4)S/cm。对导电复合膜及现场聚合方法制备导电纤维作了探索研究,也获得了成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仿生气动肌纤维静态特性建模与实验研究
石墨烯纤维的湿法纺丝制备及其性能
聚苯胺类导电纤维的研究
新型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纤维制备
碳纳米管导电增强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与聚苯胺复合导电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