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藻孢囊是金藻生殖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形态各异的硅质外壳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保存很长时间。因此在环境监测、湖泊营养状态、湖泊酸化、气候变化、古环境演变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金藻孢囊的研究,但中国尚未有过报道。大兴安岭地区沼泽资源丰富,具有大量形态各异的金藻孢囊。本项目拟在广泛野外标本采集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和光镜对不同沼泽类型的金藻孢囊进行观察,分类鉴定,建立我国的金藻孢囊分类和命名体系;测定标本采集时的理化指标,探讨孢囊形态变化与生态环境和高等植物的关系;选择典型种类,观察孢囊的发育过程,解决几个孢囊类型的生物系统学关系。本项目将填补我国金藻孢囊研究的空白,为我国金藻孢囊的研究奠定基础,为世界金藻和金藻孢囊的研究及在古环境中的应用积累重要资料。
金藻孢囊是金藻生活史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硅质的外壳,能够在自然界中保存很长时间。在环境监测、湖泊酸化,古环境演变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我国地域广阔、生境多样,尚未开展过有关金藻孢囊的研究。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沼泽分布区之一。在2004-2013年间分8次对大兴安亮沼泽藻类标本进行了采集,共采集标本1200余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金藻孢囊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依据国际静孢子工作组(ISWG)1986年颁布的数字命名法以及Cronberg & Sandgren(1986)、Duff et al.(1995)和Wilkinson et al.(2001)等描述和分类方法,对金藻孢囊进行了分类研究。共鉴定220形态型,其中160种为新形态型,所有形态型均为中国新纪录。利用野外现场观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研究彼得森黄群藻孢囊形成,并将6种金藻孢囊与所属物种相对应。发现了一个金藻的新种。同时分析了大兴安岭金藻孢囊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已经发表了5篇研究论文,1篇拟发表,还有一些正在整理之中。. 本研究为中国金藻孢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世界金藻和金藻孢囊的研究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积累重要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氰化法综合回收含碲金精矿中金和碲的工艺研究
水位和施氮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非共生固氮的影响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锥囊藻科金藻分类及孢囊研究
大兴安岭沼泽硅藻分类生态研究
大兴安岭沼泽藻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湖泊金藻孢囊形态学、生态学与分子化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