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肌醇激酶基因(IP3K)通过调节IP3和Ca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已报道过拟南芥三磷酸肌醇激酶基因(又称多磷酸肌醇激酶基因AtIP3K/AtIpk2β)的鉴定及一系列功能研究。但关于该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激酶活性调控的研究还是空白。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拟南芥多磷酸肌醇激酶AtIpk2β存在二聚化及磷酸化现象。本项目拟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遗传学等实验手段分析AtIpk2β的二聚化及磷酸化现象及与其激酶活性的调控关系,同时筛选出AtIpk2β的活性调控因子,进一步研究二聚化、磷酸化和调控因子在调控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这将是国际上首次对植物三磷酸肌醇激酶活性调控机理的报道。
三磷酸肌醇激酶基因(IP3K)通过调节IP3和Ca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已报道过拟南芥三磷酸肌醇激酶基因(又称多磷酸肌醇激酶基因AtIP3K/AtIpk2β)的鉴定及一系列功能研究。但关于该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激酶活性调控的研究还是空白。本项目在已有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遗传学等实验手段分析了AtIpk2β的二聚化、磷酸化现象及与其激酶活性的调控关系。我们筛选到两个调控因子,即SnRK1 (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1) 和CDPK4 (Ca2+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调控AtIpk2β的活性,进一步研究了磷酸化和调控因子在调控过程中的关系。我们通过体外磷酸化实验证实SnRK1能够磷酸化AtIpk2β,并且发现atipk2β突变体对6%葡萄糖抑制的种子萌发比野生型更加敏感,这表明AtIpk2β参与到SnRK1介导的葡萄糖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质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到CDPK4对AtIpk2β的五个磷酸化位点,第46,128,147位氨基酸突变成丙氨酸之后会影响到AtIpk2β补偿酵母ipk2在37℃下生长缺陷的功能。AtIpk2β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在ABA抑制的种子萌发与幼苗主根生长实验中比野生型更敏感。这表明AtIpk2β是ABA信号通路中的一个正调控因子,并且CDPK4可能就是通过磷酸化的方式对其活性进行调控。另外,我们发现AtIpk2β以激酶活性依赖的方式参与植物生殖和葡萄糖抑制的种子萌发过程,并且在AtIpk2β参与的葡萄糖信号通路中证实了SnRK1抑制了AtIpk2β的激酶活性。AtIpk2的两个异构体AtIPK2a 和AtIpk2β 以功能冗余的方式参与植物的生殖过程。AtIpk2β激酶活性失活的转基因拟南芥,都不能获得双突变的种子,表明AtIpk2β参与生殖发育跟其激酶活性有关。我们发现IP6能拮抗葡萄糖、ABA和PAC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而AtIpk2β的激酶活性对拟南芥种子中六磷酸肌醇(IP6)的合成非常重要,这表明AtIpk2β以IP6依赖的方式参与葡萄糖对种子萌发抑制的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酵母补偿实验,我们发现SnRK1能够抑制AtIpk2β的激酶活性。总之,本研究主要揭示了磷酸化和调控因子在AtIpk2β调控过程中的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几种现代检测技术在桑叶活性成分和有害物质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拟南芥多磷酸肌醇6/3激酶基因(AtIPK2α和AtIPK2β)调控雄配子体发育和胚胎发生的研究
拟南芥多磷酸肌醇6/3激酶基因在高等植物开花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拟南芥三磷酸肌醇激酶与植物激素信号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蛋白激酶调控拟南芥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