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震监测中波场特征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41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桂志先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长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传仁,段天友,朱广生,高刚,谢宋雷,胡敏,何加成
关键词:
波形特征微震监测波场分离微震定位压裂
结项摘要

低孔低渗储层油气开采中需要对地层进行压裂,利用岩石破裂产生的微震,接收微波,分析波场特征,确定裂缝宽度与延伸方向,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目研究,在微震监测技术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构造解释与井间地层对比,建立地层速度模型,作微震三分量波场正演模拟与波场特征分析,对压裂中岩石破裂产生有效微震信号与各类干扰的时距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微地震信号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射孔记录确定井下检波器三分量方位;研究微震波形频谱与去噪,微震极化分析与三分量波场分离,导波特征与实际记录上的识别,波场整形与微震成像方法,对微震P波、S波初致精确拾取方法进行研究,为岩石裂点精确定位,确定压裂形成裂缝在空间域展布,并实现三维可视化显示。

项目摘要

低孔低渗储层油气开采中需要对地层进行压裂,当前重点研究领域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离不开压裂,利用岩石破裂产生的微震,接收微波,分析波场特征,确定裂缝宽度与延伸方向,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目研究,在微震监测技术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构造解释与井间地层对比,建立地层速度模型,作微震三分量波场正演模拟与波场特征分析,对压裂中岩石破裂产生有效微震信号与各类干扰的时距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微地震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射孔记录结合矢端曲线分析,确定井下检波器三分量方位;研究了微震波形频谱与去噪,微震极化分析与三分量波场分离,导波特征与实际微震记录上的识别,波场整形方法,对微震P波、S波初致精确拾取方法进行研究,为岩石裂点精确定位,确定压裂形成裂缝在空间域展布,并实现三维可视化显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3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4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桂志先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77407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深埋线性工程微震实时监测分析与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批准号:4127234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炳瑞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震前、同震与震后干涉形变场动态演化特征及孕震机理研究

批准号:4037401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单新建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微震监测的煤矿突水前兆特征及其数值计算研究

批准号:5177406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马克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VTI介质井下微震监测理论研究

批准号:4157404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蔡晓刚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