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间伐与林分总生产量关系及其近自然调控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56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张秋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立明,马秀枝,萨如拉,莎仁图雅,韦东山,王冰,杨潇,鲍春生,春兰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总生产量
结项摘要

森林抚育间伐能否提高林分总生产量一直是营林学界争论的问题,对此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①抚育间伐能增加林分总产量;②抚育间伐降低林分总生产量;③抚育间伐对林分总产量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本项目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用反证数式推导法和样地实验法证明森林抚育间伐能否增加间伐林分总生产量,回答营林学界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丰富营林学抚育间伐理论和意义。课题申请人已通过反正数式推倒法研究,证明了当间伐强度(p)小于p'(p'=1-(p0)/a,a=v/v0)时,间伐是能够增加间伐间隔期末林分蓄积量的。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密度效应理论和定位间伐实验样地,进一步研究自然稀疏强度(p0)、间伐间隔期末林分平均材积(v)和对照林分平均材积(v0)的比率(a),从而确定增加林分产量的减法强度上限及其分布区间,结合间伐对象选择和保留木控制,提出增加间伐林分总产量的控制机制,为今后抚育间伐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林分总生产量是指抚育间伐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单位面积主伐量(活立木蓄积量)和抚育采伐量之和,或是未经抚育间伐林分的同期主伐量(活立木蓄积量)和林木自然枯损量之和。抚育间伐能否提高林分总产量问题一直是林业营林学界争论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①抚育间伐能增加林分总产量;②抚育间伐降低林分总产量;③抚育间伐对林分总产量没有影响。. 该问题影响抚育间伐技术推广应用和公众认识,进而影响幼中龄林的集约经营。. 为了弄清抚育间伐能否增加林分总生产量,本项目围绕以下内容开展研究:. ①研究影响林分蓄积量的间伐强度(P)域值表达式P<1-(1-P0)/a,即当间伐强度P小于1-(1-P0)/a时,则间伐间隔期末的间伐林分蓄积量就会大于未间伐林分同期蓄积量。P0为自然稀疏强度,a称间伐材积效果系数(a=v/v0)。通过利用密度效应、林分因子间关系及自然稀疏和生长规律,可以求解P0、v、v0等可控指标。. ②模拟间伐方法、对象、保留密度及强度和间隔期条件控制下的林分总产量,并通过样地实验实测进行检验。. 利用生长过程表和密度效应理论,通过模拟间伐,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够增加林分总生量。模拟间伐兴安落叶松草类林(I地位级)至51年时,间伐林分胸径为19.6cm,林分蓄积量为264.4m3,三次间伐材积为177m3/hm2,总生产量441 m3/hm2;对照林分胸径为16.5cm,蓄积量为246m3/hm2,自然稀疏材积28m3/hm2,总生产量274 m3/hm2。对照林分胸径为16.5cm,林分蓄积量为246.2m3。抚育间伐与对照林分总生产量的比值是1.61(51年),间伐产量占间伐林分总产量的40%。固定样地两次实测验证表明,间伐林分91 m3/hm2大于对照林分47m3/hm2。. 此研究成果为抚育间伐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我国天然林保护与集约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可应用于确定抚育间伐的开始期、间隔期、结束期、间伐木选择、间伐强度等技术指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5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1.05.009
发表时间:2021

张秋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160075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6001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抚育间伐调控针叶人工林凋落物分解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7235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刘勇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间伐效应的模型研究

批准号:39770616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杜纪山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脉震热磁流与自然对流共轭关系及其晶间渗透性

批准号:5105400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赵志龙
学科分类:E041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花生产量形成期不同磷源利用特点及其基因型间差异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7161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才斌
学科分类:C13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