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丰中子核区,传统幻数的消失和新幻数的出现是近几年来原子核核结构研究的热点。β衰变是研究原子核核结构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本项目计划研究丰中子核25F的β衰变,测量其β衰变后发射的β粒子,缓发γ和缓发中子。根据测量得到的β衰变曲线,抽取25F的半衰期;利用β-γ,β-n符合的方法,计算γ和中子的能量和强度;利用β-γ-γ,β-γ-n三重符合的方法,得到子核25Ne的激发态能级(包括束缚态和中子非束缚态),及β衰变分支比(包括基态)。最后,通过与壳模型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到25Ne确切的内部结构信息,研究Ne的丰中子同位素中N=16壳的壳间隙,检验和发展壳模型理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检验已有的25Ne的束缚态能级信息,填补25Ne的非束缚态能级信息的空白。
(1)初步确定了新一轮衰变实验的探测器的几何布局图。为了提高gamma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增加了clover探测器的个数(由4个增加为6个),尽可能地拉近了clover探测器与中心注入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已经完成了clover 和中子探测器的支架设计工作。. (2)已经完成了由SSD+DSSD+SSD组成的新的注入探测器的建设及测试工作。利用这套设备于2011 年4 月在兰州顺利开展了反转岛附近的丰中子核的衰变研究,证实了连续束模式工作方法的可行性和整套实验装置的可靠性。. (3)完成了82MeV/u的6He在H靶和C靶的弹性散射实验的数据分析及相应的光学模型理论计算工作,抽取得到了6He+12C碰撞系统的光学势;完成了82MeV/u的8He在H靶上的单双中子转移反应的数据分析工作,配合相应FR-ADWA理论计算,得到了8He基态结构的信息。. (4)在国际一流的杂志Phys.ReV.C, Phys.Lett.b及Jour.Phys.G上各发表标注本基金资助的论文一篇,国内杂志Chin.Phys.Lett上发表论文1篇,超出了计划预期的2-3篇。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报告活跃,获得了日本大阪大学的13天的束流时间,为开展进一步的实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实验条件。 . (5)基本按照预算计划支出经费,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要求。 . 总之,本课题经过持续艰苦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特斯拉涡轮结构参数影响分析及应用前景
线性权互补问题的新全牛顿步可行内点算法
星形四面体型索穹顶构形和预应力分析方法
新幻数N=16附近的25-27Ne的谱学研究
通过精确质量测量研究新幻数N=32在Sc、Ti和V同位素链中的演化
一门新谱学--散射反冲符合谱学的研究及其应用
新强子态谱学的唯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