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斑马鱼血管可视化研究生长期鹿茸蛋白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80392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肖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春岩,李琳,张浩军,邵明晶,毛敏,廖江铨,王燕,吴佳芸,乔佳君
关键词:
血管生成斑马鱼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鹿茸蛋白
结项摘要

Angiogenesis at the early stage of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elps alleviate tissue injury and reduce oc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or cerebral infarction. Our previous research has proved that velvet antler can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s not only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but ra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Further results have found that velvet antler proteins could protect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from ischemia-hypoxia, and influencing angioblast activity by regulating PI3K/AKT-mTOR and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This research aims to utilize the transparent embryo zebrafish to make angiogenesis visible so as to visually evaluate velvet antler proteins’ effects on angiogenesis applying techniques like Angiogenesis as well as Deletion-Degeneration. We try to explore velvet proteins’ effects on angiogenesi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from a histology,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level at zebrafish different growth stage, to provide a novel idea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treating ischemic diseases with TCM and interfering with repairing of damaged tissues to lessen injuries at the early stage.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血管生成能够减轻组织损伤,减少心梗、脑梗的发生几率。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鹿茸能够改善心衰患者及心梗后大鼠的心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鹿茸蛋白能够通过调控PI3K/AKT-mTOR及Notch信号通路保护缺血缺氧受损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成血管细胞的活力;本研究利用斑马鱼胚胎时期身体透明特征,使血管新生可视化,应用“缺失-再生”技术,在斑马鱼“胚胎-幼鱼”阶段及“幼鱼-成鱼”阶段直观、动态地评价鹿茸蛋白对血管新生的干预作用;在斑马鱼不同生长阶段,从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鹿茸蛋白调控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为研究中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干预缺血组织的修复、减少损伤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思路。

项目摘要

项目采用心脏注射方法给药鹿茸蛋白,选出鹿茸蛋白干预的较优浓度为50ng,观察鹿茸蛋白干预后血管缺陷模型鱼体内SIVs和ISVs血管生成情况、血流速度、血流量;另制备斑马鱼断尾模型,观察鹿茸蛋白干预后断尾处组织、血管生成情况及幼鱼游动轨迹等。应用Rt-PCR及基因测序建库等技术挖掘鹿茸蛋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促进血管生成的可能分子机制。研究发现,鹿茸蛋白对斑马鱼“胚胎至幼鱼”阶段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且不会导致血管异常生长。随着鹿茸蛋白剂量增加,血管生长越好,注射50ng鹿茸蛋白时达到最大。鹿茸蛋白对斑马鱼“幼鱼至成鱼”时期的断尾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斑马鱼移动距离、速度和相对移动时间没有显著影响,顺逆时针旋转频率在10ng鹿茸蛋白时达到最大,但是变化并不显著。断尾处血流相对速率在100ng鹿茸蛋白时达到最大。鹿茸蛋白对斑马鱼心率有促进作用,注射50ng鹿茸蛋白时达到最大,当药物剂量大于50ng后,随着注射剂量增加,心率促进作用减弱。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在RT-PCR结果中我们发现,VEGF相关信号网络在鹿茸蛋白促血管生成作用中并没有出现明显作用。为了寻找药物作用可能引起的差异基因,我们做了RNA基因测序。在基因检测结果中,72hpf-0组与72hpf-50组的表型结果最优,故作为基因检测对比的主要组别。两组差异基因表达数量较多,其中以代谢类信号途径相关信息占比多,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较为惹人注意。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2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肖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血管生成相关的代谢生物标志物

批准号:8120258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韩利文
学科分类:H35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深远海真菌中促血管生成活性成分的研究

批准号:8160298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晓彬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17.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FGF19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影响鼻咽癌转移的机制

批准号:8170270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施思
学科分类:H18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Iars 调控斑马鱼血管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6008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廖信军
学科分类:H0211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