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陆相油田,白垩纪中期是盆地发育的全盛时期,在某些主力烃源岩层表现有咸水沉积特征。是否存在海水影响是全面认识古湖泊演化与生油理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陆相生油学说的重要课题。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下部沉积于盆地演化史上规模最大的湖泛期,在全球同一气候驱动下,当时的湖侵可能与白垩纪最高海平面阶段相吻合。本项目依据微体古生物对可能海侵的响应,开展多门类化石组合、微体化石生态学,及其壳体地球化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揭示当时古盐度、古温度、古生产力、含氧量变化和生物群演替等方面的古湖泊学特征。基于对生态系的重建及微观生物世界的认识,结合不同学科的研究资料,明确是否有受海水侵入所形成的化石与壳体地球化学记录,分析湖泛与海侵、及其与白垩纪缺氧事件的内在关系;尝试将地球生物学的思路用于恢复古湖泊环境,明确"湖-海沟通"事件的生物证据,并客观地解释事件的表现与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在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响应
华夏地块泛非期构造热事件研究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轮藻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松辽盆地地幔脱气作用与非生物成因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