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近代波谱分析及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分布在我国西部的祁州漏芦,禹州漏芦及顶羽菊等三种菜蓟族植物的化学成分,分得近100个天然产物,鉴定了其中80余个化合物,共发现14个新化合物,确定了8个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此外,对两种紫菀属植物(Aster ageratoides,Aalbescens)及两种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Clerodenerum serratum)和蒙古获(Caryopteris mongholic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测定了9个新化合物的结构。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收载在中国药典上的两种药用漏芦,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别,漏芦的抗氧化和降脂活性化学成分,可能为噻吩类化合物,面祁州漏芦存在较多的皂甙类化合物是祛痰作用的主要成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洛党参与党参药典品种的质量比较研究
甜樱桃PavMYB10.1促进PavRiant表达和花青苷积累
施氮对1年生青钱柳生长和三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西北地区紫菀属植物糖甙及寡肽等化学成分的研究
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抗凝血活性的研究
火殃簕及其近缘植物抗HIV活性二萜的药物资源研究
赭桐属植物活性二萜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