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植物化学、分类学、数量分类学等方法,利用TLC、 LC/MS/MS、1HNMR、IR等色谱和光谱技术,确定蓼族族内特征成分蒽醌、二苯乙烯类物质的分布规律;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采用PCR法扩增ITS1、ITS2 两个片段,纯化目的条带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对代表性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rbcL基因、matk基因和Rpl16内含子以及STS功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用遗传进化分析软件DNAstar和MEGA3.0进行序列分析。通过研究蓼族族内(特别是蔓蓼组和荞麦组)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特点,以两类特征性成分(蒽醌与二苯乙烯类)和分子系统学性状为分类依据,结合蓼科经典分类学的形态、组织特征等的分类依据,确定蓼族植物中特征化学成分、遗传基因与系统位置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何首乌、虎杖、水红花子、金荞麦等常用中药的亲缘药用植物而打下科学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基于GEO数据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验证
纸莎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滇南艾的化学成分研究
血清 VEGF、pro⁃ADM 水平与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中国蓼族(Polygoneae)的系统学研究
世界蓼属分叉蓼组(蓼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
中国橐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系统分类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胡椒目植物比较形态与分类系统位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