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中虎榛子促进油松成活和生长分子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6011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白淑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慈忠玲,李敏,张胜利,韩胜利,邵东华,王玉霞,王琚钢,刘声
关键词:
油松虎榛子分子机理磷酸盐转运蛋白
结项摘要

虎榛子是内蒙古大青山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护土灌木,而油松则是大青山重要的主栽造林树种。通过前2项国家基金项目研究,课题组已从菌根促成关系、微生物区系,以及根系化感作用的角度探明了虎榛子促进油松生长的生理生化机制。本项目试图利用前期已筛选并鉴定的菌根真菌、虎榛子根系化感物质、几种根际真菌代谢产物,采用内源与外源相结合的方法对虎榛子促进油松生长的分子机理进行探讨。即:首先构建油松根系和几种菌根真菌的cDNA文库,然后与国际已分离出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和氮素转运蛋白的cDNA序列进行比对,分离出油松根系和不同菌株磷酸盐转运蛋白和氮转运蛋白的cDNA序列,从而设计出对应的探针,最后利用荧光RT-PCR技术检测这些基因在不同试验处理下表达量变化,揭示虎榛子对油松促生作用的分子机理,为大青山残存植被的保护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大青山生态恢复中造林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摘要

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中相伴生长的虎榛子和油松为对象,通过长期定位研究,目的是探明其互惠共存机制。经前2个国家基金项目的研究已探明虎榛子促进油松生长的菌根学基础和生理生化机制(见2项基金项目结题摘要,在此不做具体说明)。本项目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与变化为切入点,对虎榛子促进油松生长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⑴探明了已筛选的2株油松优良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菌根合成方法及ITS序列克隆技术,为分子研究奠定了基础;⑵通过简并PCR技术及末端克隆技术(5′、3′RACE)分离出浅黄根须腹菌和球根白丝膜菌的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cDNA序列;⑶通过虎榛子与油松菌根苗共栽试验,探明了虎榛子的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及虎榛子菌根对油松幼苗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大青山残存植被的保护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虎榛子与油松在大青山受损生态系统中维持共存机理研究

批准号:30260086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白淑兰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虎榛子菌根微生态域信号转导及其对油松生长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30560122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白淑兰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菌根提高蒙古扁桃在大青山干旱阳坡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中生态适应性机理研究

批准号:3086022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白淑兰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虎榛子属响应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分布迁移和新物种形成

批准号:4147104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建全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