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将在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潜热通量的正常动态规律研究的基础上,以1990年以来我国内陆西部6.5级以上地震、东部5.5级以上地震及沿海7级以上地震为对象,研究地震前后潜热通量的时空动态,提取可能的异常信息,分析风速、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对潜热通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地震前潜热通量异常的判别标准,运用此标准探寻上述地震前有明确前兆意义的震前潜热通量异常信息,并研究震前潜热通量异常的演变规律、分析地震前潜热通量异常与地质构造的关系、与其他热异常的关系,研究地震前热异常信息(主要为红外异常与潜热通量异常)在不同区域表现形式的异同,思考地震前红外异常与潜热通量异常的共生性和互补性,探讨地震前潜热通量异常产生的机理。这一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及邻区地震监测与预报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为减轻地震灾害服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声重力波与地震关联性研究
陆面潜热通量遥感融合估算及其时空变化归因研究
汶川8级大地震电磁异常现象和强余震关系
青藏高原及新疆地区若干强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信息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