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能追踪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理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753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许春权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洪钧,张长柱,张志明,陈迪,邵伟平,张立红,林德相
关键词:
步态控制双足机器人被动行走
结项摘要

Passive walking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human-like robot walking style. But so far most of the research works only realize the virtual "quasi-passive" walking whose dynamics is part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mimicked passive walking. Based on our earlier work about the virtual gravity theory, this project i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control, and realization of virtual "fully-passive" walking which is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mimicked passive walking in dynamics. This project at first proposes a differential equation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rtual fully-passive walking and the mimicked passive walking in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based on a fact that the kinetic energy is invariant in rotating coordinates. Then this project develops a kinetic energy tracking based virtual fully-passive walking control law and an adjustable gravity based walking speed/walking mode adjusting method. This project also investigate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ssive walking gait parameters and the robot parameters/slope angle/gravity, respectively, and derives some equations to calculate the gait parameters directly or by iteration. Finally a biped robot prototype is developed to verify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control law, and passive walking gait parameter calculation equ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project w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features inside passive walking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fully-passive walking on biped robots.

被动行走被认为是最像人类的机器人步行方式,但迄今的研究大多只关注“部分重现被动特性”的虚拟半被动行走。本项目在虚拟重力场理论缺陷研究的前期工作基础上,致力于能够“完全重现被动特性”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统一理论框架的研究。首先,根据旋转坐标系中动能不变的原理,提出一个动力学微分特征方程来表征虚拟完全被动行走和其模拟的对象被动行走在动力学上的双射关系。其次,利用特征方程开发基于动能追踪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控制算法,提出基于可变重力场概念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速度和模式调节方法,解决行走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再次,探索被动行走步态参数和机器人腿长、斜面倾角及重力场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步态参数的直接或迭代计算公式;最后,搭建样机验证特征方程、控制算法和步态参数计算公式,实现稳定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本项目能极大地加深对虚拟完全被动行走力学本质的理解和促进其在机器人上的实用化。

项目摘要

对于双足步行机器人而言,步行能耗始终是个关键问题。主流的双足步行机器人基于ZMP规则规划步态,步行时两腿摆动属于主动控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步行时两腿摆动的绝大部分时间属于被动状态,消耗能量很少。因此让机器人模仿人类被动步态行走能大幅减少能耗。.被动行走研究发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研究斜面上的自然被动行走本身特性开始,目前主要研究能模拟被动行走特性的虚拟被动行走。本项目基于被动行走的特点,研究开发能完全再现被动行走特性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统一理论框架、2. 虚拟完全被动行走控制算法、3. 被动行走参数和机器人参数之间的关系、4. 样机开发和实验。.本项目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导出了基于动能不变特性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特征方程。该方程把动能视为能完全表征被动行走特性的特征量,把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的动能的微分用机器人的广义速度和广义力的乘积来表示。2. 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基于动能跟踪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控制算法。该方法在复杂地面上实现了稳定的虚拟完全被动行走。此外,通过调节虚拟斜面倾角和虚拟重力加速度,实现了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的速度调节功,并且进一步实现了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的起步和停止能力。3.研究证明被动行走步态周期反比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行走速度正比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从而为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的速度调节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还得到被动行走双腿间夹角为正弦曲线的特点。4. 本项目制作的样机验证了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特征方程、控制算法和速度调节算法、步态周期和行走速度以及两腿间夹角结论的正确性。.本项目主要的科学意义如下:第一次区分了虚拟被动行走和虚拟完全被动行走,证明了动能可以作为表征被动行走特性的特征量,确认了动能追踪控制实现在平地以及复杂地面上实现虚拟完全被动行走,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现了虚拟完全被动行走的稳定地速度调节。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许春权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被动行走机器人髋部弹性的研究及其在动力行走中的应用

批准号:6127335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明国
学科分类:F0306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极限环原理的智能假腿主被动混合行走机理与控制方法

批准号:6100507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娟
学科分类:F03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主被动混合虚拟声屏障研究

批准号:1147416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邱小军
学科分类:A230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网络虚拟社会中基于交互行为的重要用户发现和追踪研究

批准号:6117306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许洪波
学科分类:F021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