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低温是限制我国荒漠地区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超旱生荒漠常绿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繁衍,形成了极强的抗寒、耐旱性,其独特的抗逆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研究以沙冬青为材料,通过钙信号受体AmCBL1的启动子分离与功能分析;将AmCBL1分别置于35S启动子和AmCBL1启动子下,转化拟南芥植株;采用反义RNA原位杂交、Northern 、Western杂交技术研究AmCBL1基因在不同抗逆性沙冬青、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差异以及与抗逆性的相关性;以期阐明沙冬青干旱、低温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节点AmCBL1功能。探讨干旱、低温互作的分子途径和调控机制。建立一套以拟南芥为基础的、快速有效的实验技术体系,以研究荒漠植物的抗逆性分子机制。从CBL1介导的钙信号传导角度深入荒漠植物抗逆性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沙冬青AmDH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及抗逆性研究
荒漠孑遗植物沙冬青遗传资源及抗逆基因的功能评价
荒漠灌木沙冬青的超抗冻性分子机理研究
荒漠孑遗植物沙冬青属特异性miRNA的鉴定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