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基于非手性分析的研究不能反映手性有机氯农药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及其风险性,本项目以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场地为研究区域,利用环糊精手性分离柱,建立不同生物体中手性OCPs的对映体分数测定方法,研究典型污染场地高风险区生物体OCPs的残留水平及对映体组成,阐明污染场地生物体中OCPs的立体选择性累积特征;应用稳定氮碳同位素技术确定生物体营养级,揭示OCPs不同对映体在污染场地陆生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迁移规律。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认识手性OCPs的环境行为及其风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手性农药污染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以及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本项目选取典型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对土壤、植物和动物体内HCHs、DDTs、氯丹的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手性分析测定方法,对生物体内不同OCPs对映体的组成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OCPs在不同营养级间的迁移规律和手性OCPs不同对映体的营养级迁移差异性。结果表明,污染场地内土壤中HCHs和DDTs污染严重,并且OCPs的历史生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在污染场地及其周边,蔬菜及其其他植物体也受到了HCHs和DDTs的污染。植物体内不同手性OCPs对映体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周边昆虫和鸟类也受到OCPs的污染,HCHs为9.81~279.89 ng/g,DDTs为7.55~406.79 ng/g氯丹为1.80~76.94 ng/g。动物体内不同手性OCPs的EF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中,δ-,α-,γ- HCH,p, p′-DDT生物放大明显。但是不同营养级动物体内α-HCH (+)和α-HCH (-))的EF值、o, p′-DDD的EF值移没有明显差异,未能观察到不同手性OCPs对映体在食物网中迁移差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典型手性杀菌剂在葡萄种植-家酿制酒过程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和迁移规律研究
基于三级营养级的景观湖泊富营养化机理及模型研究
垃圾污染场地胶体吸附态铵在含水介质中迁移-滞留的机理研究
污染场地中钼在土壤- - 地下水界面的交换和迁移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