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典型草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265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堃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克思,黄顶,吕进英,唐士明,翟夏杰,李佳欢
关键词:
土壤退化退化草地过度放牧土壤团聚体调控机制
结项摘要

Soil aggregate is the key to ensuring and maintaining soil fertility, s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vergrazing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grassland soil aggregate, and results in deterioration of soil properties and soil fertility. At present, the studies on the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 mainly focus o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aggregat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clamation or grazing, which can not clearly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soil aggreg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gradient change of degraded grassland, it is to explore the change regularity of soil aggregates, an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scientific suggestions and technical support on grassland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土壤团聚体是保证和维持土壤肥力、稳定性和健康可持续性的关键。过度放牧影响草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地肥力下降。迄今有关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主要聚焦在开垦或放牧利用条件下团聚体的动态变化,尚未能清楚地解释其变化机理。本项目拟从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群落及环境条件变化视角,通过退化草原梯度变化研究,探明土壤团聚体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机理。该研究结果可为草地管理、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们受土壤系统中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解影响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是土壤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这项研究中希望探究典型草地放牧后不同退化梯度下和典型草地不同垦殖利用年限下表层土壤团聚体的变化情况,以及其中的主要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典型草地放牧后随着退化梯度的不断加剧,>2 mm粒径的大的大团聚体含量不断降低,0.25-0.053 mm粒径的微团聚体含量不断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MWD、GMD和R0.25)显著降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所示,在不同退化梯度下,0-10 cm土壤层土壤养分驱动微生物发生变化是引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发生改变的主导因素(R2=0.750),在10-20 cm土壤养分驱动微生物发生改变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影响,但可能不是主导因素(R2=0.327),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水分、黏粒和氧化物等);而草地开垦后相比于开垦前,在0-10 cm和10-20 cm土壤层中>2mm 粒径的大的大团聚体含量降低,2-0.25 mm粒径的小的大团聚体和0.25 mm-0.053 mm粒径的微团聚体含量增加,<0.053 mm粒径的粉粒+黏粒变化不大;草地开垦后随着开垦年限的不断增加,>2 mm粒径的大的大团聚体先降低后升高,2-0.25 mm粒径的小的大团聚体先升高后降低,0.25-0.053 mm粒径的微团聚体和<0.053 mm粒径的粉粒+黏粒在0-10 cm土壤层中变化不大,而在10-20 cm土壤层中趋于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中的MWD和GMD在未开垦草地下显著高于任一开垦年限下的垦殖草地下的MWD和GMD,而R0.25在草地开垦前后变化不大;根据结构方程模型,0-10 cm土壤层土壤养分通过影响微生物解释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MWD)33.0 %的方差,在10-20 cm土壤层土壤养分通过影响微生物解释了土壤团聚体稳定(MWD)18.3 %的方差,表明通过驱动微生物可能是表层0-10 cm中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10-20 cm土壤层则可能受其他途径影响。该研究首次揭开了天然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放牧/垦殖)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机制——土壤养分通过驱动微生物改变从而引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为未来土壤团聚体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王堃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87219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021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062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0108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226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典型黄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内力作用机制

批准号:4160123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胡斐南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新疆典型草原土壤厚度空间变异和退化程度关系与原因

批准号:4146104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艾克拜尔·伊拉洪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长期施肥下典型农业土壤团聚体中有机氮库稳定性机制研究

批准号:4100117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段英华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对Cd流失的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4170132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黄斌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