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洞穴甲烷动态及源汇关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6301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曾广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成,王铭,邹大江,李勇,王彦伟
关键词:
碳循环喀斯特洞穴甲烷动态去除机制源汇关系
结项摘要

Metha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Though flux observation systems, global atmospheric models and isotope ratios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methane source-sink fluxes quantitatively in wetland and paddy field, much uncertainties still entails. It reveals that karst caves may act as a methane sink. And the methane sink suggested here has been probably embedded in the soil uptake term of forward and inverse modeling studies before. So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researches on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and flux of methane in the karst cave atmosphere. We plan to use advanced instruments to monitor methane concentrations automatically and continuousl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regularity. Also we will research scientifically on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carbon isotope ratios in atmosphere, soil and cave air, as well as concentrations of radon and anions in cave air. Meanwhile, we will use sequence analyses,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and PCR amplification to detect methanotroph and methanogen in soil and cave soil and rock surface. Based on studies above, we will interpret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of methane in the karst cave atmosphere. After all, we will preliminarily estimate methane fluxes and effects of karst caves on region carbon cycle, combining with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s in cave entrances.

甲烷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尽管通量观测技术、全球大气模型以及同位素比值等手段被用来定量研究湿地、稻田等生态系统的甲烷源汇通量,但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研究表明,喀斯特洞穴可能是大气甲烷的汇,且这部分碳汇在此前的正反向模型计算时可能被纳入到土壤氧化分解中。因此,有必要对喀斯特洞穴甲烷源汇关系及通量大小进行深入研究。本项目拟运用现代监测手段对洞穴空气中的甲烷浓度进行连续自动观测,分析甲烷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系统研究大气、土壤和洞穴空气中甲烷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碳同位素比值以及洞内氡和负离子含量等指标,并采集洞顶土壤、洞内土壤和岩石表面物质,利用基因测序、核酸提取、PCR扩增技术,分析甲烷氧化菌和产甲烷菌群,从而解析洞内甲烷的源汇关系;结合洞口风速风向,初步估算喀斯特洞穴甲烷通量及其对区域甲烷碳循环的影响。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内的喀斯特坡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喀斯特洞穴甲烷的动态变化、去除机制及其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开展了大气、土壤以及洞穴的甲烷、二氧化碳和222Rn的观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洞穴具有5种通风模式,即冷库型、热库型、平流型、烟囱效应A型和烟囱效应B型,本研究中的沙湾洞为烟囱效应A型洞穴;(2)喀斯特坡地生态系统是大气甲烷汇,大气甲烷通量主要由土壤贡献,同时,喀斯特地下空间(如洞穴)对大气甲烷通量有一定贡献(贡献率约为13.8%),甲烷在洞穴中的去除机制主要是甲烷氧化菌氧化作用;(3)喀斯特地下空间是大气的二氧化碳源,其本质是喀斯特土壤二氧化碳向下扩散以及土壤有机质下渗至包气带后分解导致的二氧化碳通过洞口和裂隙的再排放过程。由于大量的工作还在进一步深入的过程中,本报告中的部分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完善,最终为构建喀斯特地区碳循环模式及评估洞穴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曾广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贵州喀斯特洞穴节肢动物物种资源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批准号:3146057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卫诚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南极苔原卤甲烷源汇过程及其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4177619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朱仁斌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外源酸对喀斯特地区风化碳汇的影响:以典型喀斯特小流域为例

批准号:4140310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唐杨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贵州喀斯特洞穴物物种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批准号:30060013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黎道洪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