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细胞丢失的部位选择性是高眼压视网膜的重要病理特征。我们前期的荧光标记、免疫荧光、基因芯片、RT-PCR等结果显示:①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节细胞层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部位差异;②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中大胶质细胞活化有部位差异;③大胶质细胞中MMP3和Timp1的表达也有部位差异。结合MMP3和Timp1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我们推测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节细胞的选择性丢失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可能是由大胶质细胞MMP3分子活化介导并受Timp1分子调控。为了证明上述推测,拟通过①检测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组织内大胶质细胞MMP3活化通路对节细胞丢失的影响; ②在体检测大胶质细胞MMP3活化通路对节细胞选择性丢失的影响及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作用;③在体检测大胶质细胞MMP3活化引起节细胞选择性丢失途径受内源性的Timp1分子调控。研究结果将为临床从大胶质细胞活化的时空特征寻找节细胞保护的新途径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发现:①MMP3在正常成年大鼠视网膜中其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网层、内核层和外网层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MMP3阳性产物在节细胞层与NeuN阳性产物明显双标;在内核层边缘部与部分Calbindin阳性产物和Parvalbumin阳性产物双标;在内网层和内核层与PKC-α阳性产物双标;MMP3阳性产物在内外网层与Synaptophysin阳性产物明显双标;而在外核层MMP3的阳性产物与Rhodopsin阳性产物没有明显双标;在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中,MMP3与GFAP阳性产物明显双标,与部分GS阳性产物双标;在内网层中,与部分CD11b阳性产物双标。② 急性眼高压后MMP3的表达在早期呈现升高的趋势,在3d时达到顶峰。③ NNGH干预后,大鼠视网膜中MMP3的表达在急性高眼压1d和3d时与单纯高眼压组相比明显降低,而大鼠视网膜中的节细胞数目在急性高眼压3d时与单纯高眼压组相比明显增加。④急性眼高压后6h大鼠视网膜周边部MMP3荧光强度明显高于中央部(P≤0.05),1d和3d大鼠视网膜中央部和周边部MMP3的荧光强度差异不明显(P≥0.05)。 ⑤ 急性眼高压后6h、1d和3d,大鼠视网膜中央部与周边部节细胞层神经元呈不同程度的丢失(P≤0.05);NNGH干预后,在急性眼高压后6h,1d和3d时,大鼠视网膜周边部和中央部节细胞层神经元丢失明显减少(P≤0.05)。⑥ 细胞实验发现: MMP3、FN主要表达在RGC-5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内。加压处理之后12h与24h,其染色明显增强,6h变化不明显。LN主要表达在RGC-5细胞的胞膜内。加压处理之后均发现LN染色增强,随着时间的延长,染色不断加深。 ⑦ 与正常组相比:急性眼高压后3h时视网膜中央部GAD67与SYN的阳性表达稍弱,12h时阳性表达最强,24h时GAD67与SYN表达至正常水平;急性眼高压后3h时视网膜周边部GAD67与SYN阳性表达最强,12h时GAD67与SYN阳性表达降低, 24h时表达强度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 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节细胞的选择性丢失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是由大胶质细胞MMP3 分子活化介导LN、FN、GAD67与SYN等分子变化,该过程受 NNGH分子调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眼高压后大鼠视网膜内血液供应差异性改变的机制研究
神经球蛋白对急性青光眼所致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后续凋亡的作用研究
PD-1及其配体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免疫机制研究
黄芪对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中视网膜胶质细胞活化因子转录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