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治疗是当前肺癌治疗研究中的亮点,但存在着应用的分子靶点少、信号途径单一的不足,迫切需要从其源头基础研究出发,充实拓展引入新的靶向治疗方式。肿瘤的发生、演进与凋亡发生过程的缺陷或障碍有关。因此基于凋亡的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受到广泛重视。存活蛋白是细胞内凋亡信号途径的重要调控分子,对细胞调亡的调控起关键性作用。众多研究表明,其在肺癌组织内广泛表达,而正常组织几乎不表达。这提示其可能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存活蛋白为抗调亡分子,过表达则会引起肿瘤的放化疗抵抗。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存活蛋白的靶向治疗作用需要开辟新的思路。申请人设想,采用其胞内产生的剪切体片段作为靶向治疗的手段,则可以避免全长分子导致治疗抵抗,并进一步通过优势负性作用抑制存活蛋白活性,诱导凋亡,同时剪切体还能作为肿瘤抗原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通过"凋亡"及"免疫"双重机制,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本项目着眼于抗凋亡分子Livin的一个胞内剪切片段,研究其对细胞凋亡发生的调控作用,及潜在的肿瘤治疗价值。本项目发现Livin裂解产生tLiv,对A549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tLiv促凋亡作用很大程度是由于引起了细胞内caspase-3活化而引起的。还发现tLiv在细胞内还能进一步被裂解为更小的片段。进一步裂解与caspase-3活化相关。Caspase抑制物可取消细胞内的裂解事件。上述研究工作,已由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接收。.本项目同瑞典林雪平大学孙晓峰教授合作,研究了L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Livin在大肠癌中有高的表达率。Livin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细胞毒药物顺氯氨铵铂(DDP)表达高度相关。Livin随着DDP处理浓度加大,表达水平也随之升高,具有剂量依赖性。DDP处理前后Livin细胞定位没有明显改变。本项目发现,DDP处理后细胞内PI3K-mTOR信号途径活化,伴有Livin表达的升高。最后,本项目通过过表达或敲除细胞内Livin表达后,细胞对DDP敏感性相应增高或降低。本研究提示提示Livin在大肠癌中可能是将来治疗靶点之一。上述研究工作,已由国际杂志Tumor Biology接收。同时,本项目还对大肠癌中Livin表达的放射生物学效应作了相关探讨。本项目发现肿瘤组织内的Livin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粘膜组织(P=0.028)。晚期肿瘤病人Livin表达明显强于早期肿瘤(P=0.033)。有Livin表达的肿瘤病人其生存时间弱于无Livin表达的病人(P=0.091)。经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Livin表达与长期生存呈负相关(死亡风险比OR=5.09, 95%CI: 1.01-25.64, P=0.048)。.项目组开展一项多中心注册前瞻性临床试验(注册号 ChiCTR-TNC-00000226),从8个医学中心纳入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共42例,病人采用脂质体紫杉醇治疗,评价病人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已由SCI杂志Thoracic Cancer接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输送siRNA沉默Livin基因治疗恶性黑素瘤的实验研究
肺癌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纳米级靶向超声造影对存活心肌识别与治疗的实验研究
中心体蛋白Centrobin作为肿瘤治疗靶分子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