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适应反映了原生境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物种的进化过程。自然条件下,兰科植物种子只有感染了合适的真菌后才能萌发。研究菌根化兰科植物的局域适应机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形成和兰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东亚特有种五唇兰为研究对象,探讨五唇兰不同生态型的生理生态与内生真菌种类及其丰富度的异同。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测定五唇兰两个生态型居群的遗传结构,RrDNA-ITS-PCR技术测定其菌根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解剖特征,分析五唇兰生态型与共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水平,揭示五唇兰与菌根真菌形成的局域适应机制。同时,通过菌根化和非菌根化五唇兰植株对水分和光照等生态因子的响应,揭示其地理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五唇兰种内遗传分化的过程和原因,为研究该物种进化提供资料;而且可以为育种、引种、重引入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德兰臭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共生体抗旱生理机制研究
兰科石斛属内生细菌与菌根真菌的互作:以2个海南特有种为例
石蒜内生真菌LrLF6促进宿主加兰他敏积累的机制研究
五种蕨类植物的内生真菌抗MRSA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