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少、群团状森林植被自适应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47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朱光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吕勇,孙华,李淑花,莫登奎,吴斌,熊露桥,张宁
关键词:
森林资源调查稀少群团状植被自适应群团抽样
结项摘要

准确地预估稀少、群团状森林植被资源的分布和数量是当前森林多资源调查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自适应群团抽样被证明是适宜于稀少、群团状分布总体属性值调查估计的抽样方法,然而,仍存在一些难题,1)最终样本量的不确定性,2)总体结构如何影响抽样效率,3)抽样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本项目设计多种抽样方案进行最终样本量的控制研究;进行自适应群团抽样成本算法、总体不同集聚程度对抽样效率的影响研究;进行自适应群团抽样模拟程序算法的深入研究;利用抽样模拟程序对研究总体进行多次重复抽样试验,进行各种抽样方法的效率分析与比较;最后,将上述研究结果用于我国稀少群团状森林植被调查,找出一种或多种便于野外操作、成本较低、精度较高的适宜于我国稀少、群团状森林植被的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研究结果对预估和评价我国稀少、群团状植被分布与数量,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植被,恢复地区生态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通过3年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1)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K步自适应群团抽样的方法,此方法与传统的自适应群团抽样相比较,不仅有效的控制了样本量,减少了外业调查陈本,而且抽样精度要高,并用实际案例论证了此结论。2)应用方面提出了我国亚乔木和灌木的自适应群团抽样适宜单元体系,此成果有利于外业调查时,选取、设置合适的单元面积大小。研究成果为准确的预估稀少、群团状森林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提供理论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4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5

业务过程成批处理配置优化方法

业务过程成批处理配置优化方法

DOI:10.13196/j.cims.2019.04.019
发表时间:2019

朱光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57063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垂直河道带梭梭种群自适应群团抽样及其环境响应研究

批准号:3166020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汪少华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物种分布预测模型的适应性群团抽样理论与方法研究

批准号:3117058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雷渊才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景观指数的地表覆盖自适应抽样方法研究

批准号:4180122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陈斐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调查空间平衡抽样理论与方法研究

批准号:3097229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明阳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