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钢经渗氮之后再进行600-850 C左右盐浴渗铬,谓之低温复合渗铬。从热力学上和实验上证实低温复合渗铬的可行性,并研究基材成份和渗铬工艺对渗层相变行为、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纳米硬度计表征渗铬层的力学性能,并测定其耐腐蚀、耐高温氧化性能。应用常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全面表征渗铬层各亚层的相组成、组织形态、晶体学特征和界面微观结构,揭示低温复合渗铬层的形成机制。着重探讨原渗氮白亮层中形成纳米晶铬氮(碳)化物,以及过渡层中富氮奥氏体形成和分解的相变本质;提出了通过平衡相变形成"天然纳米晶"的概念。探讨通过控制渗铬工艺(如渗后冷却速度)实现过渡层中富氮奥氏体发生中、低温转变的可能性。确认纳米晶铬氮(碳)化物的形成,以及过渡层中存在的中、低温转变产物是导致低温渗铬层高硬度的原因。该项目解决了传统渗铬工艺的高温变形问题, 并将钢铁相变的基本原理应用到表面渗层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低碳马氏体不锈钢中低温反常奥氏体相变机理研究
复合层片异构结构低温钢的强韧化机理研究
富铬Cr-Ni合金中α→γ析出相变的行为和机制
钢中相变塑性的数值模型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