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来源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与优化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61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张为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恩龙,吴岚,王玉玲,张良,李珊珊,姜楠,卢汉翔,李特,林继红
关键词:
化学合成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中药天然产物构效关系
结项摘要

将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研究与中药来源天然产物研究紧密结合,利用自建的3D-QSAR模型采用虚拟筛选方法,从中药来源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类似物中发现并优化出具有良好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完成其化学合成与活性测试,获得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突出、作用机理明确的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中药来源天然产物类似物,为创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管破坏抗肿瘤新药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工作包括:(A)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化合物3D-QSAR研究与活性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B)中药来源天然产物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预测;(C)中药来源天然产物结构优化与目标化合物的设计;(D)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E)目标化合物体外活性测试与作用机理研究;(F)目标化合物体内活性测试与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突出之化合物的确认。本项目突破了现有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研究框架,研究思路新颖,技术手段先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项目摘要

血管破坏剂(VDAs)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已从中药来源天然产物及其相关化合物中寻找新颖的血管破坏剂为目标,开展了十五项研究工作。探索了CA-4类似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并建立了以分子对接为基础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活性预测模型。设计、合成了九个系列的新结构目标化合物,并完成了血管破坏抗肿瘤活性测试。发展了一种制备伯胺的绿色化学方法。对部分优选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和动物体内活性进行了研究。完成了二苯吡酮类天然产物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全合成。共申请发明专利10项,发表SCI论文4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3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4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张为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贵州典型生境来源放线菌分离及抗临床耐药菌株\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发现

批准号:314600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保玉心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诺卡氏菌来源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90352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蔡晓凤
学科分类:H34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新骨架和新结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与研究

批准号:3063007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岳建民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153.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海洋来源真菌抗肿瘤活性产物的深入挖掘

批准号:8157330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长伟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