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大豆胞囊线虫病抑制性土壤特性与发生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许艳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春杰,孙玉秋,潘凤娟,钱洪利,魏巍
关键词:
连作食线虫真菌大豆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
结项摘要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是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短期连作引起大豆胞囊线虫病加重,但在大豆产区长期连作后容易出现"大豆胞囊线虫病自然衰退"现象,发生这种线虫自然衰退土壤被称为线虫抑制性土壤,抑制性土壤由于可能存在线虫的天然生物因子,越来越引起关注。为了探讨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特性,揭示抑制性土壤发生机制,利用长期定位试验,从大豆轮作方式- - - - 大豆胞囊线虫- - - - - - 寄生菌三者关系入手,分析长期连作对大豆胞囊线虫和寄生菌种群结构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和定位区试验方法,应用Real-time 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定量分析大豆不同轮作系统下主要寄生菌和大豆胞囊线虫的动态变化,明确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因子、生物源特性、抑制性土壤传导性和诱导性,该结果对线虫生态学和利用天敌控制大豆胞囊线虫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项目摘要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对世界大豆生产威胁较大,短期连作引起大豆胞囊线虫病加重,但在大豆主产区长期连作后容易出现“大豆胞囊线虫病自然衰退”现象,有此现象的土壤被称为线虫抑制性土壤。本研究在大豆主产区的东北采用盆栽、田间定位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抑制性土壤特性和引起抑制性的寄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在东北地区的大豆田均有分布,黑龙江省种群密度高于辽吉两省。连作大豆田单胞囊卵量明显低于轮作田。在抑制性土壤、胞囊、卵和二龄幼虫上分离到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优势寄生真菌为镰孢菌(Fusarium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a)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长期连作的大豆田土壤中存在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抑制因子。长期连作的大豆田土壤中存在的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抑制因子具有可传导性。抑制因子是生物的,通过灭菌可以去除。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分别定量检测显示21年连作土中厚垣轮枝菌的含量高于轮作和3年连作,该结果恰好与土壤中胞囊线虫结果相反,从而证明了生防真菌与线虫的互补关系,也就是抑制关系,说明厚垣轮枝菌可能为该抑制性土壤中的主要生防真菌。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许艳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栽培大豆中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新主效抗性QTL的精细定位

批准号:3150133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郭葳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利用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定位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基因

批准号:3117157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英慧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连作田大豆胞囊线虫自然衰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作用

批准号:4157125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艳丽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机制

批准号:3146046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海燕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