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沙害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30741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180.00
负责人:屈建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伟民,王洪涛,张克存,姚正毅,韩庆杰,牛清河
关键词:
形成机理风沙危害青藏铁路防治措施
结项摘要

沙害已经成为危害青藏铁路正常运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高寒风沙活动规律、铁路沙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等科学问题亟待研究。本项目利用风沙物理学、治沙工程学、冻土学、遥感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手段对青藏铁路沿线沙害类型、分布、程度及沙物质来源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结合区域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沙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风洞实验模拟等手段,揭示高寒低气压条件下铁路沿线风沙活动规律及典型路段沙害形成过程及机理;通过典型区示范和风洞实验研究,提出适合于高寒区风沙危害防治的有效防治措施和科学的综合防护体系。本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够填补高寒区风沙物理和治沙工程学理论研究的空白,更能为青藏铁路和类似地区道路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项目摘要

沙害已经成为危害青藏铁路正常运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高寒风沙活动规律、铁路沙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等科学问题亟待研究。本项目利用风沙物理学、治沙工程学、冻土学、遥感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对青藏铁路沙害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手段,分析了青藏铁路沙害类型与特点;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典型区示范和室内风洞实验模拟等手段,揭示出高寒区风沙运动特征及不同路基断面沙害形成机理;通过冻土定位监测实验,阐明了冻融-风力复合过程与风沙效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适合于青藏铁路风沙危害防治的对策和模式。. 本项目的开展填补了高寒区风沙物理和治沙工程学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青藏铁路和类似地区道路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3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4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DOI: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2.008
发表时间:2019
5

不同初始虫口密度赤拟谷盗成虫危害对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不同初始虫口密度赤拟谷盗成虫危害对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屈建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73064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1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67102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401001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9971013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原低气压风沙运动特征与青藏铁路路基沙害形成机理

批准号:4070117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克存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俄原油管道冻融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批准号:4117105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金会军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公路风吹沙害形成机理及其预测研究

批准号:1107209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武生智
学科分类:A1302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Umwelt视角下合谋投标人一致行动的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批准号:7187103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叶堃晖
学科分类:G0115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