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权分置改革期间,有效调控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是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相关理论研究不足,缺乏有效引导大股东出售解禁股的途径。本项目从上市公司内部人、政府与投资者间的双重代理关系出发,指出改善双重代理冲突是解决大股东出售解禁股问题的关键。研究内容如下:.(1)股改对价、双重代理成本与大股东解禁股出售。探讨股改对价与解禁股的流通权溢价间关系,结合公司特征分析双重代理关系对大股东出售解禁股攫取溢价收益行为的影响。.(2)治理机制、代理成本与大股东解禁股出售。以后股改时期的市场环境为背景,结合国有上市公司的政府控制特征,探讨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否起到降低代理成本,改进大股东特别是国有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的作用。.(3)基于金融契约视角的最优解禁股权出售契约设计。发挥金融契约的公司治理效应,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设计解禁股出售契约引导大股东合理出售解禁股,以保证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大股东解禁股出售行为本质上是对投资者的利益侵占,是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而受汶川地震的触动,本研究团队特别关注于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问题,而将原研究主题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必要的扩展。最终,我们聚焦于两条研究主线:. 其一、从二元股权结构向全流通市场过渡期间,有效调控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本项目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解禁股出售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双重代理成本是驱动大股东出售解禁股的主要原因,并且影响到大股东出售解禁股的数量和时机选择等。. 其二、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维护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关键一环。本项目从高管政治关联、董事会结构、高管薪酬等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慈善行为的动因,并分析公司慈善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这一研究也为深入认识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以及其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总体而言,本项目研究成果将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等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研究成果也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本项目为解决大股东解禁股减持这一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新思路; 另一方面,这一研究也为我们认识以及在中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理论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理财建议可以当做金融素养的替代吗?
基于语义分析的评价对象-情感词对抽取
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定价研究
信息非对称下考虑制造商回收行为的闭环供应链协调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
首发限售股解禁后战略配售股东投资行为对资本市场冲击研究
大股东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使用的影响
我国企业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国有企业的双重代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