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了一套以低水势下芽鞘长度为指标的冬小麦抗旱鉴定与筛选程序,从生理机制与遗传特性两方面研究了程序的可靠性。发现低水势下小麦胚芽鞘伸长生长与渗透调节能力关系密切,与孕穗、扬花期的渗透调节能力及抗旱性高度相关。低水势下芽鞘长的品种旱作产量高于短的品种。遗传特性分析表明,低水势下芽鞘长度的广义及狭义遗传率都很高,可进行早代选择。用此程序对一百多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结果与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出的抗旱性高度符合。将此程序用于抗旱育种过程,已筛选出一批很有希望的抗旱材料。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出植物生理学与遗传育种学的交叉渗透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植物生理学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优质高产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金石农1号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蜡样芽胞杆菌BC307的分离鉴定及其RsiP蛋白的抗体制备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形态学特征和psbA-trnH叶绿体编码基因序列明确五指山野生茶的分类地位
冬小麦株型育种与品质的研究
铵态氮素营养增强水稻抗旱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
大豆育种新途径新方法的研究
甘蔗细茎野生种抗旱性与叶片持绿性生理生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