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选择巢湖地区六叉河小流域,研究多水塘系统对非点源污染物截留的条件和机理。发现非点源污染主要随暴雨径流产生,来源是化肥的施用和村庄的粪便等,提出了水稻田磷氮流失的负荷模型。该系统对非点源污染有明显的截留作用,其截留机理包括水的储存和重复利用,沉积作用等。由于有多水塘系统等微景观结构的存在,流域的磷氮累集率分别高达1.33x10(4)和1.2x10(5)公斤。显示了良好的调控水和营养物质的功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方式。已在国内外期刊、论文集上发表论文7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篇,此外还有已投稿论文2篇。基于该基金成果,申请者于1995年3月18日获得日本琵琶湖生态学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湿地生态系统对农业非点源氮的截留容量和去除效应
流域多时空异质性景观格局对磷污染物截留调控过程的研究
非点源污染物在复杂景观中的持留特征研究
异质景观中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扩散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