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主要围绕二元或三元新型环保混合制冷剂气相黏度的实验和理论展开研究。研制一套新的振动盘法测量流体气相黏度的实验系统(测量温度范围为室温~600K、压力范围为0~15MPa),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测量温度范围,并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使新研制的系统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台水平;利用新研制的系统获得多种二元或三元新型环保混合制冷剂(包括含二甲醚或CO2的混合制冷剂以及HFCs/HCs类混合制冷剂)的气相黏度实验数据;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能够预测和推算二元或三元混合制冷剂气相黏度的理论模型或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为一些新型混合制冷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的气相黏度实验数据和计算模型,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和扩大我国流体热物性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
本项目针对制冷剂的气相黏度展开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研制新的悬挂系统,优化温度、压力和数据采集系统,改进了实验室已有的振动盘法气相黏度实验系统,使得测量温度压力范围和测试精度得以提高;.(2)在国际上首次测量得到了部分新型制冷剂包括混合制冷剂HFC125/HFC134a/HFC143a及HFC227ea、HFC236fa、DME等的气相黏度实验数据,共测量得到240多个数据点,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2 %,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的需要;.(3)鉴于国际上热物性理论预测研究正朝着以更本质、更微观、更少假设的角度认识、预测流体的宏观性质的方向进行,本项目开展了第一性原理势能和半经验反转理论预测流体迁移性质的研究,对包括二甲醚、CO2及其混合物在内的多种流体在低密度时的迁移性质包括气相黏度、热导率、扩散系数等进行了理论预测研究;.(4)本项目基于VW理论,对10种HFC类混合制冷剂以及5种CO2/HCs类的混合制冷剂气相黏度进行了理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已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16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篇,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环保制冷剂/润滑油热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
水平微管内混合制冷剂凝结的气液两相非平衡特性的研究
新型环保混合工质比热特性研究
新型环保制冷剂重要物性数据及与压缩制冷系统耦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