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基于农业经济学、金融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分析框架,拟以苏、皖两省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4-2008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数据,运用Feldstein-Horioka检验来揭示农村金融市场在区域(县域)层面上的整合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特征和差异,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和实证模型探析影响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诸多因素,从而促进农村区域金融发展,为实现农村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最终实现农村区域金融和农村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区域金融差异和区域金融资金流动等问题进行很多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忽视差异性地研究金融发展,无法解释现实中存在的差异,探讨微观层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且,关于县域农村金融发展的指标如何衡量,可操作性的量化尚未达成共识。再次,国内外对宏观金融、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较快,已经开始深入到研究宏观金融市场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设计微观层面的指标来反映金融发展的水平,而农村金融研究领域内对此借鉴不多。所以,本项目是基于农业经济学、金融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县域为界,选取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县(市)为样本,除了使用相关统计年鉴的资料外,还特地展开县域金融经济的调查,农村微观主体的调查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揭示了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市场整合程度,主要是验证县域农村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分割性;运用系统的数据和合理的标准,构建了评价我国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反映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通过建立理论和实证模型,探究影响县(市)域农村金融发展诸因素,探究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规模等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考擦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匹配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微观层次,从供给方分析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中的供给行为,从需求方分析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需求行为。最终为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发展和完善县域农村金融、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金融空间演化与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
金融生态演进与实体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197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