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采用生物电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方法,在国内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小麦对条锈病低反应型抗性的细胞学病变过程,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等进行了细胞定位,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揭示出小麦抗条锈性的机制和细胞化学特征。电镜观察发现小麦条锈菌在抗病品种的侵染过程中,病菌的胞间菌线、吸器母细胞、吸器的发育明显受抑,其细胞原生质电子致密度加深、液泡增多、增大;线粒体肿胀,细胞器排列紊乱,细胞最终坏死解体,并丧失其生理功能。细胞化学定位表明受侵寄主细胞壁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沉积增加,抗病品种的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同时寄主细胞形成乳突结构,并沿病菌吸器四周分泌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阻止了病菌的进一步发育和侵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小麦抗条锈机制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小麦抗条锈基因库组建
陇鉴127抗条锈基因精细定位及甘肃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子检测
小麦抗条锈过程中叶片黄化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