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e谐振电介质颗粒超材料热辐射特性的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7611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4.00
负责人:朱群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电力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琦芬,姜未汀,张涛,袁斌霞,董睿曦,张苏阳,姚博伟,蒋瑜毅
关键词:
Mie谐振热辐射特性电介质超材料波长选择性
结项摘要

Research on thermal radiative properties and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of metamaterials is one of the frontier research fields in microscale/nanoscale thermal radiation. A host medium consisting of sub-wavelength dielectric particles forms a new kind of metamaterials. This material is easy to fabricate and isotropic. The research on the Mie-resonance dielectric (MRD) metamaterials is rare.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mechanisms of thermal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MRD metamaterials. Effects of optical constants of host medium and particles, particle parameters, and particle spatial distribution on the radiative prosperities of MRD metamaterials will be studied. Spectral reflectances, absorptances, transmittances and emittances will be investigated. Mechanisms of thermal radiative properties will be analyzed. Results from a rigorou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will b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from Mie theory and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The accurac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e theory and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will be evalua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project can server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uning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MRD metamaterials and are beneficial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MRD metamaterials.

超材料热辐射的相关研究是国际微纳尺度热辐射领域的前沿研究。以亚波长大小的电介质颗粒分布在基体中形成的超材料是国际上近几年出现的新型超材料。这种材料制备比较简便,可构造出各向同性材料。国际上对Mie谐振电介质颗粒超材料的研究较少。本项目对Mie谐振电介质颗粒超材料的热辐射特性进行研究,得出电介质颗粒和基体光学性质、颗粒形貌、颗粒空间分布等因素对超材料热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发射率和吸收率等热辐射物性对波长的分布特点,揭示Mie谐振电介质颗粒超材料热辐射特性的影响作用机理,为超材料热辐射特性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采用精确的电磁波求解方法,与Mie理论结合有效介质理论求解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Mie理论结合有效介质理论求解方法的精确性。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项目成果可以促进相关方面的研究。

项目摘要

超材料热辐射的相关研究是国际微纳尺度热辐射领域的前沿研究。国际上对由Mie谐振电介质颗粒构成超材料的热辐射特性的研究较少。本项目对Mie谐振电介质颗粒超材料的热辐射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材料、颗粒体积分数、颗粒形貌、粒径分布等因素对超材料光学常数、以及反射率、吸收率、发射率等热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了颗粒有序排列和无序排列对材料热辐射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理论分析方法精确性。制备了不同的纳米颗粒,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光学特性;制备了不同材料形成的粒子系,研究了材料和颗粒体积分数等对粒子系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金属材料和基体所形成的复合薄膜,Au和Ag等金属颗粒构成的超材料均具有明显的吸收峰,但是Cu颗粒构成的超材料并没有明显的吸收峰。正方体型和金字塔形纳米颗粒所形成的复合薄膜吸收峰,比球形纳米颗粒所形成的复合薄膜吸收峰高、共振吸收峰半高宽变宽。球形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构成的超材料,对光的吸收呈现出两个吸收峰;调整纳米颗粒的核壳占比可改变所形成超材料的吸收情况,短波处的吸收峰位置相对固定,波长较大的吸收峰的位置可以在可见光范围至近红外区域中调节。对于椭球形纳米颗粒形成的超材料,短波处的吸收峰位置和强度基本不变,波长较大的吸收峰的位置可通过椭球体的形状进行调节。颗粒规则排列复合薄膜的吸收峰一般高于颗粒随机分布复合薄膜的吸收峰,当体积分数小于10%,吸收峰强度可提高20%—25%。采用时域差分有限方法,与Mie理论结合有效介质理论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Bruggeman理论计算结果在吸收峰值比Maxwell-Garnett理论更加符合FDTD得出的精确解。制备了核壳结构Ag2S/Ag颗粒,理论分析得出八角形的核壳结构颗粒在可见及近红外波长范围内存在多个吸收峰,研究了核壳结构Ag2S/Ag颗粒分散形成的纳米流体的吸收特性。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研究成果可以促进Mie谐振电介质颗粒超材料热辐射特性研究的开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朱群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606022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7606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谐振颗粒球微结构单元负折射材料热辐射机理分析

批准号:5100605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佳玉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双各向异性电磁超材料近场热辐射传输特性和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060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克勇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介电颗粒电磁谐振的可调谐各向同性超材料研究

批准号:6097805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赵乾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电磁超介质的红外相干热辐射特性及其近场传输机理

批准号:5117604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姜永远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