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风险管理:形成机理、评价模型与治理对策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20312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詹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三峡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邓念梅,郑宇飞,黄蓉,袁亮,王桂琴
关键词:
形成机理民族地区旅游风险治理对策评价模型
结项摘要

Ethnic areas in China often ignore the risk factors in tourism industry. And its undeveloped economic, social conditions most likely lead to their low levels of risk endurance and control .This project aims to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ourism risks in ethnic regions and to provide effective methods and policies for tourism risk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logy, economy, society in those areas. The main study contents include:(1) To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ourism risks systematically from the trigger, transmission and impact mechanisms.(2)To establish the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risk factors identification in ethnic areas, evaluation models of toursim risk object harmfulness, risk subject endurance ability & control ability and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tourism risk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subject-object docking analysis by adopting methods of frequency analysi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3)To put forward tourism risk governance policies in ethnic regions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ases.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is project include:(1)Systematical revealing of tourism risk formation mechanisms in ethnic areas.(2)Taking risk subject ability into account in tourism risk evaluation and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subject-object docking analysis. (3) Openning up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tourism risk management and setting up a new study field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regions.

民族地区极易忽略旅游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条件,又极可能导致风险承受、控制能力的低水平。课题旨在揭示民族地区旅游风险的形成机理,为其旅游风险评价、治理提供有效的方法与对策,以促进其旅游业乃至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拟从触发机制、传导机制、影响机制等方面系统揭示民族地区旅游风险的形成机理;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未确知测度、层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建立民族地区旅游风险因素识别指标体系、旅游风险客体危险性评价模型和旅游风险主体承受力评价模型、旅游风险主体控制力评价模型,进而构建基于主客体对接分析的旅游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在案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旅游风险治理对策。创新之处是:(1)对民族地区旅游风险形成机理的系统揭示;(2)将风险主体能力纳入旅游风险评估,并构建基于主客体对接分析的旅游风险综合评价模型;(3)开辟旅游风险研究新视角,拓展民族旅游研究新领域。

项目摘要

中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和主观愿望,对旅游业发展抱持着过分乐观的态度,而对旅游发展过程中所潜藏的风险因素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课题从触发机制、传导机制、影响机制等方面对民族地区旅游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揭示。采用频次分析、层次分析、未确知测度、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从突发危机事件、旅游生态风险、旅游经济风险、旅游文化风险、旅游社会风险、旅游安全风险等六个方面遴选了42项指标建立了区域旅游风险因素识别指标体系,从风险可能性、风险危害性两个方面入手对建立了区域危险性评价模型;从生态稳定性、经济坚实性、文化软实力、社会稳定性、旅游竞争力五个方面建立了旅游风险承受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预防监测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善后处理能力等三个方面建立了旅游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未确知测度的旅游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以恩施自治州为代表的鄂西南民族地区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案例研究中旅游风险危险性评价、旅游风险承受力评价和旅游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结果和对接分析为依据,课题提出了针对案例地的旅游风险治理对策和民族地区旅游风险治理的一般对策。本课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系统揭示民族地区旅游风险的形成机理,丰富了旅游风险研究、民族旅游研究的理论成果;(2)从主客体结合的角度综合评价旅游风险,创新旅游风险评价方法;(3)为包括案例地在内的民族地区旅游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其旅游业乃至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詹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岛屿旅游开发的区域自然环境风险:形成机理、评价模型及调控对策研究——以西沙群岛为例

批准号:4156111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游长江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公司+农户”型产业化风险的形成机理与管理对策研究

批准号:7047306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杨明洪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系统恢复力视角的综合风险管理框架和对策优化模型

批准号:4187752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小茜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与管理对策实证研究

批准号:70142007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贾生华
学科分类:G0202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