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着重研究了金属锑化物的组织结构、电化学充放锂特性以及电极反应机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开辟了新的材料系列。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容量新型负极材料,可逆电化学容量达到500mAh/g以上,并具有合适的充放电电位和优良可逆特性。阐明了金属锑化物特殊的可逆充放锂机制、电极反应特征和充放锂过程中负极材料组织结构变化规律。揭示了金属锑化物负极材料中非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和负极材料的循环失效机制,并研究了提高其循环寿命的途径。研究了电极反应过程与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中的扩散行为之间的关系。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已超出原计划和预期目标。目前,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深入进行,发展趋势良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新型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的磁输运特性、机理和结构嬗变
LaCo13基化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特性研究
硅-钛-钴,硅-钛-镍系相图及硅金属间化合物研究
硅基表面金属超薄膜上的微观磁性结构体的电子自旋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