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目前近90%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为固定CO2提供了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其中我国北方草原是最具固碳潜力的区域。本研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半干旱草原选择围封时间不同的长期实验样地(包括围封10年、围封3年、新围封和自由放牧),采用以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法,结合涡度相关技术、野外植被与土壤调查以及室内培养实验,通过连续测定生态系统碳交换动态,准确定量较长时间尺度上退化草原固碳潜力及其与恢复时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控制生态系统碳交换的主要环境与生物因子,阐明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固碳潜力变化的机理,为该区域的长期碳平衡评估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机理解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草地退化与植被-土壤氮储量和土壤N2O通量的关系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例
从组分水平揭示土壤呼吸对氮素添加的响应机制:以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为例
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尺度依赖效应——以内蒙古中温性草原为例
内蒙古退化草原碳库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