蠊缨滴虫(超鞭毛虫)感染人呼吸系统(支气管、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人患寄生虫疾病,近年来的报道越来越多。统计1993年至2008年报道病例的数共有47例,尤其在2006年致2007年两年间有39例报道。人支气管、肺蠊缨滴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如病原体生物学性状、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各方面尚不明确,病原体的分子分类地位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使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下检查痰液或经支气管镜采集标本涂片,综合医院检验人员认识的不足,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达不到快速准确的要求。本项目研究从蠊缨滴虫的分子鉴定着手,确定其分类地位,建立分子诊断方法;并进一步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新发现的病原体。
蠊缨滴虫(超鞭毛虫)感染人呼吸系统(支气管、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人患寄生虫疾病,近年来的报道越来越多。人支气管、肺蠊缨滴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如病原体生物学性状、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各方面尚不明确,病原体的分子分类地位尚未明确,目前使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下检查痰液或经支气管镜采集标本涂片,达不到快速准确的要求。本项目我们参照Santamaria-Fries方法(Lancet, 1996),利用真核生物小核糖体DNA(ss rDNA)通用保守引物序列,合成引物。以常规方法抽提超鞭毛虫标本基因组DNA;用于PCR扩增,拟研究从蠊缨滴虫的分子鉴定着手,确定其分类地位,建立分子诊断方法;但由于这是一种新发现的人类寄生虫感染的病原体,对于该病原体的分子分类地位尚未清楚,研究具有较强的探索性,经多次实验未获得理想结果. 导致研究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是:1,通过支气管镜获取的标本中,该寄生虫的含量过低;2,由于采用真核生物通用引物, 支气管中存在的其它细菌DNA干扰了PCR过程中目标片断的扩增。3, 由于扩增的片断比较短, 基因库中可能不存在蠊缨滴虫的相关片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硅泡沫的超弹压缩和应力松弛的不确定性表征
苹果酸基脂肪共聚酯反应性共混制备超韧聚乳酸共混物
一种新发现猪毛滴虫的分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美洲大蠊若虫特异性重组变应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腺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