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呼吸道感染的蠊缨滴虫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81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姚国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淮民,徐周敏,吴争鸣,高巍然,周正斌,李云华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超鞭毛虫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生物学
结项摘要

蠊缨滴虫(超鞭毛虫)感染人呼吸系统(支气管、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人患寄生虫疾病,近年来的报道越来越多。统计1993年至2008年报道病例的数共有47例,尤其在2006年致2007年两年间有39例报道。人支气管、肺蠊缨滴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如病原体生物学性状、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各方面尚不明确,病原体的分子分类地位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使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下检查痰液或经支气管镜采集标本涂片,综合医院检验人员认识的不足,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达不到快速准确的要求。本项目研究从蠊缨滴虫的分子鉴定着手,确定其分类地位,建立分子诊断方法;并进一步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新发现的病原体。

项目摘要

蠊缨滴虫(超鞭毛虫)感染人呼吸系统(支气管、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人患寄生虫疾病,近年来的报道越来越多。人支气管、肺蠊缨滴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如病原体生物学性状、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各方面尚不明确,病原体的分子分类地位尚未明确,目前使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下检查痰液或经支气管镜采集标本涂片,达不到快速准确的要求。本项目我们参照Santamaria-Fries方法(Lancet, 1996),利用真核生物小核糖体DNA(ss rDNA)通用保守引物序列,合成引物。以常规方法抽提超鞭毛虫标本基因组DNA;用于PCR扩增,拟研究从蠊缨滴虫的分子鉴定着手,确定其分类地位,建立分子诊断方法;但由于这是一种新发现的人类寄生虫感染的病原体,对于该病原体的分子分类地位尚未清楚,研究具有较强的探索性,经多次实验未获得理想结果. 导致研究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是:1,通过支气管镜获取的标本中,该寄生虫的含量过低;2,由于采用真核生物通用引物, 支气管中存在的其它细菌DNA干扰了PCR过程中目标片断的扩增。3, 由于扩增的片断比较短, 基因库中可能不存在蠊缨滴虫的相关片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182347
发表时间:2019
3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DOI:10.3788/LOP57.230605
发表时间:2020
4

硅泡沫的超弹压缩和应力松弛的不确定性表征

硅泡沫的超弹压缩和应力松弛的不确定性表征

DOI:
发表时间:
5

苹果酸基脂肪共聚酯反应性共混制备超韧聚乳酸共混物

苹果酸基脂肪共聚酯反应性共混制备超韧聚乳酸共混物

DOI:10.11777/j.issn1000-3304.2021.21155
发表时间:2022

姚国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一种新发现猪毛滴虫的分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批准号:3097032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西臣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美洲大蠊若虫特异性重组变应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9860071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刘志刚
学科分类:H1106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腺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8770676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付文永
学科分类:H2108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087012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钟劲
学科分类:C01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