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金项目原定于1999年12月完成。由于工作中得到一些较好的结果,为此申请延长一年至2000年12月完成,并追加经费5万元。四年来本项目主要对吡唑啉衍生物的电致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5位处带有取代基的吡唑啉化合物不仅有着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而且它们所形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器件稳定性。工作中对于这类化合物呈现的现象包括其发光原理以及器件稳定性等的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对吡唑啉化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在研究与设计合成新型的电致发光材料工作中将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项目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国内核心刊物6篇,国际学术刊物5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00%理论内量子效率的全荧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高效率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无机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结构高效率电致发光
有机聚合物三重态电致发光材料与高效率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