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和降水驱动的灌木"肥岛"的形成是准噶尔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独特现象,灌木"肥岛"在表征区域荒漠环境演变、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判别土地沙漠化程度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本项目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外围荒漠植被为研究对象,以灌木"肥岛"为研究单元,运用地植物学和土壤水动力学方法,在野外考察与固定样带长期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人工降水模拟实验、遥感与GIS技术和测试分析手段,研究灌木"肥岛"的类型、形成特征与分布规律,着重探讨影响灌木"肥岛"形成的水分、养分、植被等主要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重点研究灌木"肥岛"的发育模式、发育阶段和动力学机制,进而阐明水分驱动下灌木"肥岛"的形成与灌木扩散之间的演变过程规律和发展趋势。这对丰富我国荒漠生态学研究内容,为干旱区荒漠环境演变研究与土地荒漠化防治奠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准噶尔荒漠与中亚荒漠和蒙古戈壁荒漠间的对比研究提供先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肥岛”效应对准噶尔荒漠梭梭种群更新的影响
新疆典型荒漠植被“肥岛”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阿拉善荒漠数种灌木根-土界面水分再分配及其机理
温带荒漠灌木水分利用策略与根系寿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