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铜初期氧化过程动力学机制的多尺度理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90300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连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动力学蒙特卡罗氧化机制铜表面密度泛函理论动力学过程
结项摘要

Due to the short time span and small space scale,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reaction kinetics during the initial oxidation process of metals, which leads to unclear mechanisms about the metal oxidation. Therefore,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regard the coppe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etals and then conduct multiscale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copper oxidation process. Building a kinetic model to reveal the oxidation mechanisms of the initial reaction during the copper oxid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diffusion and permeation paths of oxygen atoms on Cu/O surface at the microscale level, and ident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s and bulk oxides. The three-dimensional oxid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kinetic Monte-Carlo (kMC) to investigate the Cu oxidation kinetics at the mesoscale level and clarify the effect of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e copper oxidation process. Bridging the microscopic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and macroscopic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to realize the visualization of oxidation process a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y for the elucid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n copper oxidation, and offer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basis for studying the oxidation processes of other transition metals.

金属初期氧化行为,由于时间跨度短、空间尺度小等原因使得与其相关的反应动力学过程研究缺乏,导致部分氧化反应现象以及反应机理尚未明确。因此,本项目拟以金属铜为研究代表,围绕铜氧化反应过程开展多尺度理论研究,构建金属铜氧化初期反应动力学模型,以揭示其氧化反应机制和基本氧化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微观尺度上探究氧原子在Cu/O表面上扩散、渗透路径,查明表面重组结构以及体相氧化物的形成机理;重点从介观尺度研究Cu动态氧化反应过程,采用动力学蒙特卡罗(kMC)方法建立三维氧化模型,明确反应参数对铜初期氧化阶段的动力学影响机制;建立微观理论模拟与宏观实验观测间的桥梁,实现微观氧化过程的可视化以及反应条件的定量化。研究成果可为阐明金属铜氧化反应动力学过程及机制提供科学理论,同时为研究其它过渡金属氧化反应过程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项目摘要

金属初期氧化行为,由于时间跨度短、空间尺度小等原因使得与其相关的反应动力学过程研究缺乏,导致部分氧化反应现象以及反应机理尚未明确。因此本项目拟以金属铜为研究代表,围绕铜氧化反应过程开展多尺度理论研究,构建金属铜氧化初期反应动力学模型,以揭示其氧化反应机制和基本氧化规律。此外,在了解金属氧化过程的基础上,针对金属氧化物材料催化裂解水制高附加值化学品进行了相应的应用研究。.1、.以Cu(110)晶面为代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了Cu和O原子在表面扩散以及迁移的作用规律。同时探讨了不同表面形貌对吸附原子扩散的影响,通过确定这些基元步骤的潜在扩散路径及相关的反应能垒,为Cu和O吸附原子在表面氧化过程中相互作用以及重组结构的形成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深化表面科学研究者对以铜为代表的金属表面氧化反应微观机制的理解。.2、.以Cu(110)晶面为代表,将氧化初期的基元步骤分为三大类:在鞍点结构中涉及单个原子、鞍点结构中涉及两个原子以及鞍点结构中涉及三个原子。采用扩展规则,简化能垒计算方式,将所得到的反应过程输入到kMC算法中,首次明确了在不同温度以及氧分压下从干净Cu表面到重组结构的形成过程。此阶段目标为Cu表面重组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3、.根据kMC的计算结果,进一步从三维角度模拟氧化过程中中间结构的形成及转换。目前数据还在收集和整理中,初步尝试了三维结构的模拟。同时,对于此项目还进行了金属氧化物催化性能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金属氧化物晶面对裂解水制氢以及催化生产过氧化氢的活性,为进一步探究金属氧化物晶面调控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连欣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金属热成形过程接触界面换热特性与氧化机制多尺度研究

批准号:5177524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雷刚
学科分类:E050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金属晶粒长大动力学的多尺度模拟

批准号:5127108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秦湘阁
学科分类:E01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铜氧化物超导材料纳米尺度上电子非均匀分布的理论研究

批准号:1077408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袁峰
学科分类:A2008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纳米多孔铜氧化物多尺度构建与力学性能耦合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7113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卿
学科分类:E0103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