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部地区含百色、河池、崇左三地市,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并与越南接壤,是壮族居住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红细胞缺陷及疟疾的高发区。本课题选择上世纪50、70、80年代疟疾暴发流行的村屯30岁以上经历过流行期的当地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性别分疟疾易感组和非易感组。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等技术测定两组的CR1基因型、活性、数量,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CD44、CD59等红细胞表面分子数量,了解该地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基因突变型与疟疾的相关性,从而揭示红细胞膜表面分子改变是否与历史上疟疾的高流行有关,为当地卫生政策制订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对桂西地区疟疾的防治将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本课题选择上世纪50、70、80年代疟疾暴发流行的村屯30岁以上经历过流行期的当地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性别分疟疾易感组和非易感组。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等技术测定两组的CR1基因型、活性、数量,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CD35、CD44、CD55、CD58、CD59等红细胞表面分子数量,了解该地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基因突变型与疟疾的相关性,从而揭示红细胞膜表面分子改变是否与历史上疟疾的高流行有关。.研究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桂西地区疟疾人群红细胞CR1基因多态性研究。通过对CR1基因中rs2274587、rs2296160、rs3737002、rs4844600等SNPs位点进行Taqman探针分型。探讨桂西地区少数民族不同性别人群疟疾易感者与非易感者CR1基因型差异,进一步论证CR1在疟疾感染中的作用,探索疟疾患者CR1基因型是否存在保护性缺陷。结果显示,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间四个位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四个位点不同性别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但是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CR1基因rs2274587位点不同民族间比较中,疟疾易感者汉族与壮族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壮族的野生型基因比汉族的高。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CR1基因rs3737002位点不同民族间比较中,组内不同民族间比较:疟疾易感者汉族与壮族、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壮族的野生型基因比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高;非易感者中汉族与壮族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壮族的野生型基因比汉族的高。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间CR1基因四个位点不存在差异,但是不同民族间的CR1基因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壮族的野生型纯合子基因明显比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高。.第二部分:桂西地区疟疾人群红细胞粘附功能研究。本研究通过研究桂西地区少数民族不同性别人群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红细胞与S-180小鼠腹水肿瘤细胞粘附活性,探讨红细胞粘附活性与疟疾易感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疟疾易感组和非易感组比较,红细胞粘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易感组的红细胞粘附率要强于易感组。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红细胞粘附活性不同性别间比较中,两组间女性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疟疾非易感者粘附活性高于疟疾易感者;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红细胞粘附活性不同民族间比较中,两组间壮族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疟疾非易感者粘附活性高于疟疾易感者;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疟疾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做客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 不在其位,也谋其政
桂西北少数民族木构民居绿色更新中的防火问题研究
疟疾信息免疫预防的研究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TLRs介导疟疾免疫记忆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