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将18个单拷贝的RFLP序列定位到小麦染色体上,共27个位点,绘出了物理图。对原位物理图与RFLP遗传图进行了比较,发现RFLP标记在两种图谱上的连锁关系和排列顺序是一致的。但是,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差异显著,相邻区域之间相差十几倍。这种差异的揭示,对于深入理解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重要意义。通过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确定了5A染色体长臂和4A染色体长臂的重排位点,5A染色体长臂上的端部约18%来自4A染色体长臂末端。本课题还研究了特异重复序列探针在染色体识别中的应用,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了一个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小片段易位系。发表论文3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优质高产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金石农1号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小麦条锈菌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无毒基因的定位
小麦低温敏感基因wchs1的遗传图谱构建、精细定位和克隆
利用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基因hts
原位杂交技术在动物基因比较定位和表达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