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清热解毒中药常被认为等同于抗菌抗病毒药,然而这一单纯的"解毒"作用并不能科学阐述该类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全部实质。因此,在前人大量探索性研究和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清热"是该类药物治疗里热证的首要环节,并提出清热解毒药可能通过抑制补体过度激活来解除感染性疾病的发热和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清热作用。基于以上假说,本项目以体外抗补体活性筛选并导向分离活性成分,并通过体内抑制急性肺损伤、体内解热、体外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等研究全面验证抗补体活性成分的清热作用。为此,本项目以具有显著抗补体活性的典型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为切入点,以具解毒功效且长于清热的夏枯草为验证对象,全面阐明两者的清热药效物质。紫花地丁和夏枯草清热药效物质的阐明将为两者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清热类中药清热药药效物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清热解毒药"清热"和"解毒"协同作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奠定科学的基础。
清热药可通过抑制补体过度激活来解除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和发热症状,从而发挥其清热作用。本项目通过体外抗补体活性筛选出清热解毒药物紫花地丁的抗补体活性部位为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而通过体内动物模型: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和LPS诱导的家兔发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活性部位具有显著地抑制小鼠ALI和家兔发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的石油醚活性部位可通过降低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值、明显抑制肺灌洗液中蛋白渗出、减少肺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聚集数量、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抑制TNF-α、IL-1β和IL-6水平升高、改善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减少组织的补体活化产物沉积等环节来来解除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和发热症状,发挥其清热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活性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90余个化合物(包括4个新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抗补体活性和靶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40余个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补体活性。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发现另一个清热药夏枯草的抗补体活性部位为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的多糖部位。我们分别从中分离鉴定了30余个小分子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导向分离并表征了2个均一多糖;对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和均一多糖的抗补体活性和靶点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综上所述,该课题研究从清热药体外活性筛选、体内药效评价和验证以及“清热”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3个方面为清热药的清热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基于动态网络的非线性置乱扩散同步图像加密
3D遮挡模型引导的光场图像深度获取
鱼腥草的抗补体活性成分与清热解毒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基于配位化学对中药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的基础研究
基于补体途径的鸦胆子治疗急性肺损伤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清热燥湿中药调节脂质代谢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