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面临着新发传染病的重大威胁。隐孢子虫是近年来新发现且仅次于轮状病毒的主要肠道传染病,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暴发流行。虽然该病在我国呈散发,但目前的检测方法已严重影响该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如不改进检测方法,提高防治效果,极可能造成爆发流行。本研究对隐孢子虫具有诊断价值的CP15、CP17、P20、P23功能蛋白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以重组蛋白或组合作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隐孢子虫特异的IgG、IgM和IgA,筛选出最佳重组蛋白或蛋白组合。然后优化反应条件,在确立其敏感、特异、快速、简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实验,检测患者血清、粪便等样本中各特异性抗体,确定其在临床诊断和流调方面的价值,指导临床与防治工作。本研究首次将隐孢子虫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的重组抗原联合用于隐孢子虫病检测,解决隐孢子虫抗原获取困难,纯度低的难题,并且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标准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MPE局部保持投影与ELM的螺旋锥齿轮故障诊断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凹槽销栓型竹-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基于多尺度和注意力机制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利用重组蛋白建立奶牛新孢子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
肉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的研究
动物隐孢子虫病特异性免疫诊断方法和自由基生物学研究
隐孢子虫对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