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大短路电流的基础上,提高开路电压是实现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光伏电池性能提升的前提。因此,在保持给体聚合物窄能隙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其与电子受体的能级匹配关系,是实现器件性能提升的关键。但是目前常见的窄能隙给体聚合物的HOMO能级与PCBM等电子受体材料的LUMO能级差较小,这导致了器件的开路电压较低,若能进一步改善两者之间的能级结构,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仍有提升的余地。.本项目基于弱富电单元(D)、强缺电单元(A)的理念,设计合成两类新型的D-A-D型给体聚合物,在保持给体聚合物窄能隙的前提下,通过取代基结构的修饰,拉深聚合物的HOMO能级。另一方面,选择高LUMO能级的富勒烯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材料(茚-C60(C70)单加成物与双加成物),根据给体聚合物与受体的能级结构进行优化匹配,试图在保证大短路电流的情况下提升开路电压,实现提高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系统研究了窄能隙给体聚合物HOMO能级的调控方法,利用氟原子取代获得了一系列以氟代喹喔啉、氟代苯并噻二唑等为缺电子单元的D-A聚合物,实现了HOMO能级的有效拉深,应用于结构为ITO/PEDOT:PSS/polymer:PC71BM/ PFN(Ca)/Al的正向电池中,实现了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其中双辛基噻吩取代二噻吩并苯与双氟代苯并噻二唑的聚合物P3获得了高达8.47%的光电转换效率。系统研究了二噻吩并苯侧基噻吩上烷基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2,3-二辛基噻吩取代聚合物比传统的2-异辛基噻吩取代聚合物具有更深的HOMO能级和稍大的能隙,应用于结构为ITO/PEDOT:PSS/polymer:PC71BM/ PFN/Al的正向电池中,实现了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的提升,进而增强了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幅度4~8%),该研究对于深HOMO能级聚合物给体材料侧基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制备了一系列基于二苯甲烷的PCBM加成物,研究了二苯甲烷上取代基特性对富勒烯能级的影响,实现了LUMO能级高达-3.71eV的富勒烯衍生物,利用P3HT与富勒烯衍生物制备了光伏电池,获得了最高0.82V的开路电压。利用瞬态光电流和瞬态光电压,考察了溶剂蒸汽退火(SVA)对聚合物PBDTTFTQ-DO光伏电池性能影响的机理,发现在最优的SVA条件下能够有效提高载流子扩散长度,提升光电流密度,从而使得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效率提升,该研究为深入理解退火处理方式对聚合物性能影响的机理,进而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新型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的给受体系光伏器件研究
基于新型可溶液加工有机分子给体材料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光伏器件
新型内嵌硫化物团簇富勒烯的有效制备﹑能级调控及光伏特性研究
非富勒烯受体有机光伏电池中分子取向调控与光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