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纳米以下图形加工的关键工艺问题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20410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段辉高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瞿佰华,雷丹妮,胡菱玲,卓明,李青,张冠华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极限10纳米以下分辨率纳米加工
结项摘要

High-resolution nanofabrication is the key technique for sub-22-nm-nod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nanodevices. Currently, top-down fabrication method, including lithography, development, thin-film deposition, reactive ion ethcing,and lift off, is the doninant option for high volume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and also for laboratory-sca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 the critical dimension (CD) for ultra-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will reach to 10 nm or below (several tens of atoms) in 2020. The dominant nanofabrication technique will still be top-down method. However, when the dimension of nanostructures is less than 10 nm, the fabrication processes will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currently being used due to the physical and processing limits of materials. Up to now, researchers have not carried out systematic studies on the key processes at the sub-10-nm scale. In this project, we propose to do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general processes in sub-10-nm fabrcation, which will enable us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limiting factors on the fabrication resolution and subsqently help us overcome the limiting factors for futher improving the resolution. The main research plans include: (1)the resist process for sub-10-nm fabrication, especially focusing o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2) the influence of capillary force and material mechanical stability on the fabrication resolution and the methods to overcome it, and (3) high-resolution pattern transfer techniques at the sub-10-nm scale, including reactive ion etching, ion milling, lift-off, and nanoimprinting.

高分辨纳米加工是22nm节点以下集成电路制造以及人工微纳结构器件研发中的关键技术。以曝光、显影、薄膜沉积、干法刻蚀、湿法剥离为主要工艺的自上而下纳米加工是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主要选择。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发展图,集成电路的关键尺寸在2020年将达到10nm(几十个原子)左右。然而,当纳米结构的尺寸到10nm以下时,由于各种工艺和物理限制因素,其加工方法将与当前产业界的常规工艺有所区别,而目前研究人员对该尺寸下的关键加工工艺还无系统的研究。本项目前瞻性地对10nm以下图形加工的通用工艺进行研究以得到各种工艺的物理限制因素并探索突破限制的方法,为未来10nm以下技术节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提供技术积累和工艺选择。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10nm以下图形加工的抗蚀剂工艺及其显影行为研究;(2)该尺度下纳米结构力学稳定性对加工分辨率的限制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3)该尺度下的高分辨图形转移。

项目摘要

高分辨纳米加工是集成电路制造以及人工微纳结构器件研发中的关键技术。以曝光、显影、薄膜沉积、干法刻蚀、湿法剥离为主要工艺的自上而下纳米加工是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主要选择。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发展图,集成电路的关键尺寸在2020 年将达到10nm(几十个原子)左右。然而,当纳米结构的尺寸到10nm 以下时,由于各种工艺和物理限制因素,其加工方法将与当前产业界的常规工艺有所区别。系统地研究亚10nm尺度的关键图形加工工艺将有效促进集成电路及人工微纳结构器件相关的研发。. 本项目针对10nm 以下图形加工的通用工艺进行研究以得到各种工艺的物理限制因素并探索突破限制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新型亚10nm电子束抗蚀剂的研究;(2)亚10nm尺度高分辨图形转移工艺研究;(3)亚10nm图形加工工艺的光学应用研究。. 本项目执行以来,已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12篇,正在撰写学术论文4篇,支持4名研究生进行相关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1)通过悬空亚10nm HSQ结构的方法,可靠地制作了亚10nm尺度的金属间隙结构;(2)通过模板剥离方法可靠地制作了亚10nm金属间隙阵列并应用于等离激元光子学研究;(3)通过金属表面的分子修饰,大大提高了HSQ与金属之间的吸附,为金属基底上进行亚10nm图形制作提供了解决方案;(4)通过结合金属去湿润工艺和单层石墨烯亚纳米厚度的优势,可靠地制作了大面积的亚10nm金属间隙结构并展示了其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领域的应用;(5)通过结合自下而上的化学气相合成方法,大面积高均匀性地制作了高品质因子金纳米颗粒阵列,颗粒的尺寸或者颗粒之间的间隙可达到亚10nm尺度并可应用于暗场散射光谱或者增强拉曼光谱相关的研究。. 本项目一方面开发了多种亚10nm图形制作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加深了对10nm尺度图形加工极限的理解。其顺利实施为亚10nm尺度人工微结构器件以及集成电路版图制造提供新的技术选择和工艺积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3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8.001042
发表时间:2019
4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DOI:10.13417/j.gab.039.003219
发表时间:2020
5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4

段辉高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面向10纳米及以下工艺集成电路晶圆快速缺陷检测

批准号:6167412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培勇
学科分类:F04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集成电路制造中关键图形工艺的模型研究

批准号:6187400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闫江
学科分类:F0404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面向14纳米及以下工艺的亚皮秒精度信号片上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6147409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培勇
学科分类:F0406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10纳米以下直径硅纳米线有序垂直阵列的模板辅助外延生长研究

批准号:5120207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璋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