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超细颗粒物(UFP)已对我国城市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PM2.5和UFP主要影响心肺系统,但生物学机制未完全阐明,易感人群、早期效应指标和预防措施尚无定论。基于人群固定群组重复测量的追踪研究(panel study),侧重于个体暴露水平和机体早期反应,适合探索颗粒物心肺系统反应的机制及其人群易感性。本课题拟采用固定群组追踪设计,在春夏秋冬四季各选择2周,研究PM2.5和UFP个体暴露水平对居民心肺早期亚临床指标的影响,探索决定颗粒物危害的成分及来源;观察基因型和其他个体特征(性别、肥胖、吸烟、膳食结构等)对PM2.5和UFP危害的修饰效应,鉴别颗粒物的人群易感特征及其交互作用。本研究可弥补传统大气污染研究在暴露评价方面的不足,从个体水平探索我国居民暴露于PM2.5和UFP的效应标记和易感性标记,为颗粒物健康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大气细颗粒物及其组分的心肺健康危害机制研究
基于定组人群追踪的大气细颗粒物暴露组学及代谢效应标志物研究
大气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暴露引起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复杂大气细颗粒物暴露的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