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光合隐藻类(phytosynthetic cryptomonad flagellates)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贡献者,由于其细胞结构和光合色素组成十分独特,很早就被分类学家所认识,但是由于光合隐藻类细胞大多小于20μm,且固定后的细胞容易破碎等因素,其分类学研究进展较慢。目前全世界报道的海洋隐藻约100多种,而我国海洋隐藻至今仅报道10种,基础十分薄弱,随着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海藻志》编写工作的开展,海洋隐藻的分类学研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掌握中国海域光合隐藻的种类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因此,本项目拟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东海沿岸水域光合隐藻的种类组成、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进行研究,为我国海洋隐藻分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而且对丰富我国海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有重要意义,同时,分离、培养的单种隐藻为深入研究其生理生态等提供试验材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隐藻的分类系统一直处于变动状态,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隐藻属有28个。通过对采自我国东海水域的样品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和拍照,共鉴定隐藻8属12种。这8个属分别是Plagioselmis Butcher emend.Novarino Lucas & Morrall、Hemiselmis Parke、Cryptochloris Schiller non Bentham non Shortridge & Carter、Proteomonas Hill & Wetherbee non Podlipaev, Frolov & Kolesnikov、Teleaulax Hill、Rhinomonas Hill & Wetherbee、Leucocryptos Butcher、Goniomonas von Stein。这12个种分别是Plagioselmis prolonga、Plagiselmis prolonga var. nordicam、Hemiselmis sp.1、Hemiselmis sp.2、Hemiselmis sp.3、Cryptochloris sp.、Proteomonas sulcata、Teleaulax acuta、Rhinomonas reticulata 、 Leucocryptos marina、Leucocryptos sp.、Goniomonas pacifica。其中,Cryptochloris 属、Proteomonas属、Rhinomonas属、Leucocryptos属和Goniomonas属是中国沿海的新记录属,Cryptochloris sp.、Proteomonas sulcata、Rhinomonas reticulata、Leucocryptos marina、Leucocryptos sp.、Goniomonas pacifica是中国沿海的新记录种。对各个种类进行形态学描述和生态分布的介绍,并提供了相应的电镜照片和部分属的光镜照片,初步建立了我国海洋隐藻的分类检索表。海洋隐藻是藻类植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但国内研究的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较少。本论文首次对东海水域的隐藻进行种类多样性和生态分布的研究,为我国隐藻资源的多样性调查和进一步生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我国沿海常规浮游植物监测提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中国淡水隐藻类的分类学研究
东海沿岸及主要通海河口水域刀鲚的硬组织微化学研究
基于环境因素的沿岸水域叶绿素遥感探测研究
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